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0篇
  30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200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并试掘了河南灵宝市晓坞遗址,清理出两座仰韶文化早期墓葬。两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人二次葬。其中M1内残存79具个体,M2残存17具个体。三门峡地区很少发现仰韶文化的二次葬墓,晓坞遗址墓葬是该地区首次发现的仰韶文化早期的二次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2.
陕西白水县下河遗址仰韶文化房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白水县下河遗址进行了发掘,主要收获为三座大型房址。三座房址均为五边形,有内、外两层墙体,使用料礓石烧制的白灰铺设地面。房址内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石器、骨器和蚌器。这三座房址的发掘,对研究仰韶时期的建筑技术以及该遗址的聚落、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3.
2009~2010年的发掘2009年至201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郑州市南郊站马屯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Ⅱ区发现丰富的仰韶晚期秦王寨文化遗存,遗迹有灰坑、墓葬、灰沟、瓮棺葬、房基、水井、陶窑、陶灶和围栏等,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和骨器。站马屯仰韶遗存的发掘,进一步补充了郑州地区仰韶晚期秦王寨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4.
通过对四川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2015、2016年出土动物骨骼遗存做了比较详细的鉴定、测量、统计和分析,可以肯定为家畜的仅有猪和狗。从出土动物骨骼的NISP、MNI统计来看,家猪的比重均占绝对优势,NISP占比达93.78%,MNI占比为86.49%;家猪上、下第三臼齿的长度、宽度较小,均处于家猪第三臼齿的长、宽参数范围内;从猪的年龄结构来看,以月龄10~20个月为主,也与一般农耕聚落家猪的宰杀年龄结构相符。鉴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观察,可以推断高山古城先民饲养家猪的技术比较成熟且稳定,饲养家猪也是先民肉食资源最主要的获取途径。而狗所占的比重不高,占NISP、MNI的比重分别为3.76%和5.41%,可能多用做狩猎伴侣或其他。结果表明宝墩文化时期的高山古城先民以饲养家猪作为获取肉食资源的主要途径,当时的家畜饲养技术比较成熟稳定,而稻-粟混作的农业体系无疑为家畜的饲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5.
本文试对近年来就大遗址保护管理层级、管理机构、管理人员、规章制度、经费以及其他大遗址管理相关主题展开讨论的学术会议、科研课题及论文进行梳理,以期管窥大遗址保护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现状,为更深入、系统地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6.
再论温江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对以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分布于成都平原的一支考古学遗存,进行辨析与研究,认为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所处文明发展阶段,应该从宝墩文化中单列出来,并根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基本原则,建议将这类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地区、距今4000~3700年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命名为"童凫村文化".相信这一判断,...  相似文献   
167.
杨治国 《华夏考古》2011,(2):43-45,53
胶东半岛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目前,对于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通过考察白石文化的文化特征及其与周边文化的联系,可以推定白石文化是胶东半岛新石器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68.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黑龙门址和四号建筑基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陵是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陵寝之地,始建于天显二年(公元927年),毁于金兵侵占辽祖陵陵园的天庆十年(1120年)。祖陵位于内蒙古  相似文献   
169.
长期以来,由于材料的局限,人们对冀中南地区仰韶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的认识是较为模糊的。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曾将这一时期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暂且归属于仰韶文化大司空类型[1],以当时可见的材料,最大限度并具高度概括性地描述了冀中南地区仰韶文化晚期的文化面貌。随着资料的  相似文献   
170.
199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河南汝州市煤山遗址的西部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龙山时期的土坑竖穴墓6座。墓葬分有二层台墓和无二层台墓两种。出土遗物以彩绘陶器为主,器类有壶、豆、罐、杯、碗等。遗物有石家河文化的因素,因此墓葬的埋葬习俗应受到石家河文化的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