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5篇
  641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1—5世纪初,无论是统一王朝时期,还是王朝分裂、政权频繁更替时期,高句丽对中原王朝和北族政权都采取积极朝贡的姿态,朝贡活动呈现出单向、双向、多向的变化,先后向十多个王朝和政权进行朝贡。随着政治形势和朝贡对象的变化,高句丽朝贡活动的目的及其与朝贡对象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62.
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出土的年代为战国时期的木板地图,可以提供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中国古代地图史、测量学史和地理学研究的进步各有重要意义,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反映生态环境面貌的内容。放马滩地图突出显示"材"及其"大"中"小"以及是否已"刊"等,都应理解为林业史料。有关秦人先祖"养育草木"的历史记忆,说明林业在秦早期经济形式中也曾经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关于某种"材"运程若干"里",以及如何"道最"等与运输方式有关的信息,乃至"闭"的设置等,均体现林区交通开发的记录和导引的图示。  相似文献   
63.
200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精选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9年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其中有周公庙、秦雍城、秦始皇陵和汉唐帝陵等大遗址项目,也有获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杨官寨、梁带村遗址,以及靖边渠树壕汉代、韩城宋代壁画墓,还有引起极大关注的蓝田吕氏家族墓地等。文中在对各项考古工作介绍之余还配以精美的图片,以期迅速的报道田野考古新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4.
三国时期墓葬制度是从"汉制"向"晋制"的转变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墓葬形制同东汉时期相比有较大的改变,突出表现在曹魏和东吴地区。随葬器物组合方面基本沿用东汉晚期,但又出现了一些新器型。此外各区域间的墓葬文化表现出频繁交流的特点。综合以上诸要素可知"晋制"的形成主要源自于中原地区的曹魏墓葬,突出表现在墓葬形制和葬俗方面,同时东吴墓葬中的随葬品种类亦被中原地区所接纳,成为西晋墓中典型的器物组合。  相似文献   
65.
索德浩 《江汉考古》2008,(1):96-103
因为三峡大坝建设的契机,峡江地区汉晋时期墓葬大量发现,其研究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在全面搜集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对近年峡江地区汉晋墓葬考古发现和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6.
《松漠纪闻》记载了女真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壮大 ,叙述了北方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其中有关金朝科举及职官制度方面的记述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7.
1999年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龙口市博物馆对龙口市海岱镇阎家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清理出灰坑、墓葬、窑址及房基等遗迹 ,出土了陶器、石器、铜器和瓷器等遗物 ,年代分属周代及宋金  相似文献   
68.
本文认为 ,朝鲜半岛著名的史学家金富轼在其《三国史记》中 ,虽然把高句丽与百济、新罗同列于“海东”三国 ,进行平行载述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势之必然 ,在情理之中 ,但其高句丽观在《高句丽本纪》最后的论赞中得到了清晰准确的诠释 :高句丽是中国的割据政权。  相似文献   
69.
关于东晋帝陵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史料并结合近年一些考古新发现,对东晋帝陵分布、陵区设立原因、陵区内部构成、陵区内各陵排葬规律以及陵园地面建筑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0.
试论温峤     
温峤墓是迄今为止南京地区发现的墓主身份明确、地位最高的东晋勋臣墓葬。本依据考古发现及献资料,对温峤家世、事迹和葬地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