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元初的宋遗民与金遗民之间存在着差异,其原因可从夷夏观念的不同、君臣大义的强弱、对蒙元统治方式适应性的不同等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62.
槐庄墓地位于河南伊川县彭婆乡槐庄。200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其中两座墓葬进行发掘,其时代分别相当于晋代中晚期和唐前期,出土一批晋、唐时期的文化遗物。  相似文献   
63.
发生于西晋末永嘉年间席卷全国的移民浪潮,不仅对当时镇江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镇江地区的语言分化、化艺术的发展以及社会风气的嬗变等也都有着明显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64.
梳理和考辨入蜀古道“金牛道”上和“米仓道”上的两个以“萧何追韩信至此”而得名的“韩溪”,论证“米仓道”上的“韩溪”得名于萧韩故事更接近史实。  相似文献   
65.
魏晋南北朝图像资料中的伞扇仪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未 《东南文化》2005,(3):68-76
根据图像与文献资料,探讨魏晋南北朝伞扇仪仗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6.
孔雀蓝釉在中国唐代已能够自己生产,并使用于建筑之上;孔雀蓝釉器物在中国出现于宋代,金代中期即12世纪晚期开始连续生产,目前发现山西地区是主要产地之一,而且直接影响到后来山西出现的法花釉,它与中亚、西亚的孔雀蓝釉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它的发展与道教有某种程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67.
浙江宁波市蜈蚣岭吴晋纪年墓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在浙江宁波市鄞州区蜈蚣岭发现两座纪年墓葬。皆为凸字形单砖室券顶墓,均发现较多纪年文字砖。东吴墓 M1保存基本完整,随葬品包括青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铜钱等。西晋墓 M16被盗,仅出土部分青瓷器。这两座墓葬,为研究当地这一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和分期断代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68.
中原北方宋辽金时期涅槃图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北方宋辽金时期涅槃图像,具有时代共通性的一面,同时呈现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地域差异。在图像表现方面,两地区涅槃图像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唐代因素,相对来说,东部地区沿用的唐代因素较多;西部地区在唐代基础上又部分地吸收了东部地区宋代因素,并获得新发展。在图像内涵方面,东部地区表现为涅槃与弥勒佛组合,延续了传统图像的做法,着意表述佛法传承的意图。涅檗与三身佛组合是这一时期的新现象,反映了大乘佛教权道、化现思想。西部地区表现为涅槃、罗汉、横三世佛(释迦·弥勒·阿弥陀)组合,一方面强调了罗汉守护和传承佛法的作用,另一方面凸显信徒向往并期望将来往生净土世界的心态。东西两地区有关摩耶夫人画面的流行,与当时社会大力倡导孝行的情况密切关联。涅槃升仙图像则是佛教进一步世俗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69.
张东华 《史学月刊》2003,(8):105-112
近十余年来,我国史学界对魏晋南北朝女性史的研究已呈现出可喜的态势。这一时期的婚姻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但婚姻文化也相对开放、自由;同时,女性诸多方面的社会地位也明显提高,但这在中国历史上也仅仅是个相对的概念,在总体上,这一时期的女性依旧处于社会的从属地位。另外,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乱,儒学的衰微,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促进了女性生命意识的复苏,人格的觉醒和理性的重新发现。总体而言,学术界对魏晋南北朝女性的研究是范围广,层次多。角度新,但依旧不够全面,宏观胜于微观。  相似文献   
70.
由清人金天柱撰的《清真释颖》一书真实地记录了乾社会伊斯兰教的发展状况,书成七年仍未刊行,又做一篇《书叙》。论述了伊斯兰教作为正教与儒家学说的同异之处,社会对伊斯兰教的误解以及造成误解的原因,叙述了来到四译馆担任教习一职的经过,四译馆的社会职能及其内部管理工作中的种种弊端,还叙述了自己撰写《清真释颖》的心理状态和社会人士对该书的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