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22.
2007年许昌市文物工作队抢救性发掘一批墓葬,其中两座金代墓葬,虽被盗扰过,但仍出土各类随葬品27件.其出土的钧瓷,可作为钧瓷断代研究的参考.M2为壁画墓,壁画内容表现了墓主人生前日常生活的场景.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金代历史、佛教流传、金人的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3.
三国时期墓葬制度是从"汉制"向"晋制"的转变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墓葬形制同东汉时期相比有较大的改变,突出表现在曹魏和东吴地区。随葬器物组合方面基本沿用东汉晚期,但又出现了一些新器型。此外各区域间的墓葬文化表现出频繁交流的特点。综合以上诸要素可知"晋制"的形成主要源自于中原地区的曹魏墓葬,突出表现在墓葬形制和葬俗方面,同时东吴墓葬中的随葬品种类亦被中原地区所接纳,成为西晋墓中典型的器物组合。  相似文献   
24.
略论金代山西文人与地域文学的发展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代山西地域文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金太祖到海陵王迁都之前(1115-1153),是金代山西地域文学的复苏期。二是海陵王迁都之后到章宗朝(1153-1209),是金代山西文学的发展期。三是从卫绍王到金亡(1209-1234),是金代山西文学的繁荣期。金代山西地域文学在金末迎来鼎盛局面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原文化重心的北移;二是"壬辰北渡"时期山西士人的回归;三是金末山西文人的忠国意识与使命感。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咸阳师院附中西晋墓发现的5件镇墓瓶上的朱书文字进行了考释,5件镇墓瓶代表和压镇五方。为研究汉晋时期的道教信仰及流传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6.
刘斌 《考古》2012,(4):70-83
洛阳地区自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王弥、刘曜攻破洛阳,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曹魏及西晋时期统治的核心区,也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以及当时文化制度控制较为严格、执行较为彻底的区域。  相似文献   
27.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签订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进行"滇池区域史前聚落形态考古调查"项目,目的是通过开展全面的区域系统调查,寻找并确认与石寨山文化(亦称滇文化,时代约从春秋时期至西汉末期)有关的遗址和聚落[1],揭示这些聚落的  相似文献   
28.
敦煌、吐鲁番出土了一批东晋、南朝时期的文献,它们大多为佛经,也有道经,以及儒家典籍、书札,其中佛道写经的发愿文题记均有纪年,且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学术价值极高。从发愿文题记可知,这些东晋、南朝文献大多抄写于南方,通过当时东南与西北之间的交通渠道,最终流入到敦煌、吐鲁番等西北地区。这一情况证实:在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  相似文献   
29.
褚馨 《东南文化》2011,(5):82-90
上海博物馆的白玉龙纹鲜卑头的形制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青铜牌饰,工艺上仿制同时期的金银器,同时采用了中原汉民族喜爱的玉料和纹样。汉晋时期金玉带扣的外形经历了由长方形到前椭后方形的转变;同时,这一时期金玉带扣的材料、制作工艺及设计上也反映了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30.
冯沂 《华夏考古》2011,(2):73-77,113,后插13-后插14
临沂洗砚池晋墓是近年山东地区汉晋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在大量的珍贵文物中,漆器显得尤为受人关注.本文结合考古资料,对这批漆器的器形种类、制作工艺、铭文以及产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