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乙二醛脱水加固定型曾侯乙墓和包山楚墓彩漆主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中行  程丽臻  李澜 《文博》2009,(6):463-467
采用湖北省博物馆陈中行研究员发明的乙二醛复合液法脱水加固定型曾侯乙墓和包山楚墓出土的彩绘漆棺,漆棺脱水处理后色泽正常,保持了脱水前的色彩,未发生开裂变形,强度与脱水前相比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2.
本文主要通过对徐州地区发现的两座楚王墓--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汉墓结构设计、建造以及陪葬品等方面的讨论,进一步说明徐州地区楚王陵的结构形制特点,使我们对西汉葬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3.
  张义中 《东南文化》2018,(6):23-34,I0001-I0003
2016年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淮北市渠沟墓群展开抢救性发掘,实际清理墓葬85座。其中M50为带墓道的单室砖墓,可能是一男二女妻妾合葬墓。M50规模较大,出土大量的模型明器和祭祀类器物。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50的年代当在东汉前期。墓葬的发掘为研究两汉之际该地区乃至整个江淮流域之间的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4.
  李军  李辉辉 《东南文化》2018,(6):35-38,I0004
2009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马鞍山雨山银塘东晋墓。该墓是一座带甬道的单室砖墓,已严重破坏,但二十多件随葬品时代特征明显。出土的陶俑佐证了六朝时期男女衣著没有严格界限区分的特点,棺床和祭台构筑形式为研究长江下游东晋"凸"字形砖室墓形制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5.
杜佳佳  王根富 《南方文物》2010,(4):120-132,142
"土墩墓"的研究是长江下游地区吴文化考古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探讨吴国历史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考古发掘工作进展,有助于我们对"土墩墓"进行深入的研究。"土墩墓"研究中有些问题必须首先加以明确,才能确保研究走上正轨。文章从"土墩墓"的名称问题、"一墩一墓"与"一墩多墓"问题、"土墩墓"研究中的"分研究区"问题等等诸方面,对土墩墓这一特殊的遗迹现象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土墩墓"的一般特点进行了探索性的概括。  相似文献   
66.
舒城九里墩春秋墓的年代与族属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城九里墩春秋墓的时代,发掘报告认为与寿县蔡侯墓相当,若从鼎、簠、敦诸器的细部特征来看,似乎较蔡侯墓略早一些,下葬时间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墓内残存的部分青铜礼器,具有明显的楚文化风格和特征,说明墓主人与楚国和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该墓主的身份,发掘报告认为属于侯王一类的贵族阶层,很可能是群舒中某一位君主,可备一说。从其墓葬形制、规模、部分随葬器物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亦不能排除为吴国高级贵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7.
本文主要依据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的形制、石刻画像利用率的高低、画像内容的类别题材、配置组合、雕刻技法等几个方面,与本地区有纪年的及其他画像进行比较分析,对该墓的年代作了进一步的考证和推测。  相似文献   
68.
东汉“天禄、辟邪”刻字分别见于宗资和州辅墓前石兽。依据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汝帖》“天禄、辟邪”刻字是以宗资墓前石兽膊间拓本为底本,又摭拾了州辅墓碑间残剩十字摹刻入帖,因此《汝帖》辑存了古碑书法善之善者。  相似文献   
69.
为进一步了解新干商代大墓青铜器的腐蚀机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面探测器X衍射仪、离子色谱等仪器,对这批青铜器的腐蚀现象分三个方面进行了锈蚀结构、青铜基体、微观形貌观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类型的腐蚀结构表面锈蚀成分主要是SnO2,样品表面锡含量均高于基体。漆古表面有龟裂纹,氧、锡元素分布从外至内层递减;铜元素从外至内递增。青铜器上残留土样中未检测出侵蚀性氯离子。实验结果可为保护这批青铜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Lime mortar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structing ancient Chinese masonry structures, including city walls, buildings, and tombs. A tomb built with lime mortars and stones belonging a Ming high-ranking official, Xu Jie, was discovered in Huzhou City of China. Eight different samples from Xu Jie’s tomb, representing four types of lime-mortar-based materials: joint mortar between stone bricks, bedding mortar, grouting mortar, and plaster mortars were collected fo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has therefore become of primary importance. The function of each mortar was reported and studies into the micro-textural features and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s of those mortars were performed via a multi-analytical approach. The joint mortars were all found to be aerial lime mortars with predominately lime. The bedding mortar was found to consist of lime, soil and sand, typical of a tabia mortar. The grouting mortar was found to consist of lime and ground contact metamorphosed limestone. Analysis of plaster sample taken from the roof of the main tomb identified the presence of calcium stearate/palmitate, indicating the usage of plant-based tung oil as an additive. The analytical results will promote our understanding of Ming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craftsmanship, and provide critical informat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Xu Jie’s tom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