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8篇 |
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6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城市空间认知影响因素分析与认知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论文基于北京城市空间认知调查问卷数据,引入居民属性等16个变量,利用二值Logistic回归方法,提炼出23个认知地点整体以及交通节点、商场、休闲地三种类型地点的认知影响因素。发现:第一,不同类型地点的认知率影响因素存在异同,其中,存在职住变更是最为显著的共性因子。第二,各类地点中的显著影响因子对认知率的作用大小有明显差异,年龄46-55岁变量是23地点认知率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交通节点和商场认知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就业内城四区,而就业地与休闲地距离小于等于6km变量对休闲地认知率的影响最大。第三,各类模型中的影响因素类型不同且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异,故具有不同属性信息组合的居民认知率不同。 相似文献
122.
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的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中小城市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地位、发展特点、城市化形成机制以及珠江三角洲未来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①中小城市的发展完善了珠江三角洲的城镇体系;②中小城市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率远远大于大城市;③未来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将更趋多样性,将会出现更加理想的城市化空间发展模式。另外,针对珠江三角洲未来中小城市的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3.
从现代人本主义思维出发,以城市社会地理学原理,即从社会空间结构与社区规划角度,探讨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的质量构成,体现在城市要满足各阶层居民(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上。而城市(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的健全与否取决于生活空间行为的社区体系与场所体系的空间构成上。主要体现在居民以居住为主的生活行为对立的居舍类型的可获性上。由此,不同阶层居舍类型体系是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区域基础,其空间分布类型的可获性决定对应阶层人群能否获得以居舍为主的生活空间。本文首次从居民选择居住地行为规律以及形成的城市居舍类型空间结构演化的理念下论及城市社会区域空间体系公正配置与空间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24.
基于北京市六环内住房租赁样本的交易数据,本文以北京地铁为例,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实证探讨轨道交通对合租和整租这两种不同方式下的住房租赁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基于轨道交通的就业可达性对于租赁价格会产生显著的增值效应,租客愿意为就业可达性较好的住房支付溢价租金。②地铁站点密度对整租的租赁价格具有正向影响,对合租无显著影响,而地铁换乘线路变量未对租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③轨道交通对合租和整租住房租赁价格的影响随着距离增加呈现差异化的演变规律。合租方式的租赁价格的影响随着实际路网距离的增加呈现单调递减,距站点500m范围内影响最大;而整租方式呈现倒“U”形变化,在500-1500m范围内增值效应最大。针对研究结果,建议政府加大租赁住房供给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要素,精准施策以实现公共资源的空间高效配置。 相似文献
125.
武汉都市圈经济社会要素流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都市圈城际经济联系与相互作用空间表现形式为城市间、城市-区域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经济社会要素流。基于城际功能集散效应影响量建立城市流模型:F=NE,揭示出:武汉都市圈各中心城市经济社会要素流强度空间差异明显,对外经济联系呈现显著规模等级分布,空间结构上已经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鞍形\"圈层结构。通过统计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从实证角度分析得出:武汉成为圈域经济社会要素流集散中心,城际经济社会要素流不同程度表现出以武汉为中心的\"等级放射状\"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6.
刘建国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7,29(5):48-51
为了制定山西省万荣县寿圣寺塔的保护规划方案,需制作具有真实纹理的三维模型,但砖塔等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三维重建难度很大,制作成本一直很高。为此,本研究运用无人机拍摄和地面拍摄多视角影像的技术,制作寿圣寺塔的三维模型,生成各个立面的正射影像图,量算砖塔的高度、宽度等尺寸数据,为这类文物的三维重建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7.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际交通网络布局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网络的发展是城镇体系空间完善的重要条件。根据城镇体系空间特点和经济社会布局,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城际交通网络布局规划,是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城际交通网络布局与经济及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布局的关系基础上,结合交通网络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引力模型和拓扑结构的城际交通网络布局规划方法,并结合湖北省城际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开展了实证研究,对该省2015年城际高速公路网的布局模式进行了预测,并就高速公路网络的发展特征与城际经济社会空间联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8.
旅游影响与旅游演化是旅游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论文对旅游影响与旅游演化领域近来发展的旅游创造性破坏模型进行了述评。在介绍创造性破坏的理论基础与社会背景之后,论文评述了旅游创造性破坏模型取得的新成果,如把旅游商品化与创新看作旅游影响与演化的主动力、发展阶段的多因子判断、指标变化的非线性、资本在旅游利益主体互动中的主导地位等,同时也对该模型在应用范围、阶段特征与划分、旅游影响与演化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并对其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9.
130.
作为一种以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地域类型,垦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和灰色关联模型,探讨了三江平原垦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化特征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垦区经济差距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农场间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的不同是垦区经济差距产生的重要基础。②垦区经济发展变化与各产业集中度变化密切相关,三次产业基尼系数变化引起的集中效应是导致垦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化的主要原因。③农垦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多数农场经济发展仍依赖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应积极推进垦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培育非农产业集群和新的增长点,以提高垦区整体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