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2009~2010年,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对镇江市区双井路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发现并揭示出宋代漕河、清代关河河道,元末明初拖板桥,清代京口驿,宋、元粮仓仓基,宋代官署建筑基址等遗迹、遗址,出土宋代带官、昌字的建筑砖瓦及唐至清代遗物,为研究我国大运河漕运、宋元仓储建筑、镇江地域文化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2.
元代类书是元人采摭当时或前代文献重新编排而成的资料汇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有关政治、经济、科举、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材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元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元代类书还收载了蒙古字体、译语以及元代避讳用语等内容,保存了元代语言文字的一些珍贵记录,而其中有关元代宗教艺术方面的内容亦为难得。凡此皆可说明元代类书对于元史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杨印民 《史学月刊》2007,(10):105-110
籍没法是元代刑法中的一种附加刑,是指没收犯者的全部或部分资产甚至包括犯者的妻孥和奴婢以充公。籍没妻孥的处境相当悲惨,他们一部分成为官奴隶,到官营匠局劳作;一部分被转赐为私人奴隶,其中一些妇女则被官府指配为他人妻妾。籍没妻孥本是蒙古人的传统习俗,元代一直沿袭不辍。元文宗朝,由于燕铁木儿对上都派政敌采取大规模的籍没行动,社会上要求废止籍没妻孥的呼声十分高涨,统治者不得不做出政策修改,并于元顺帝朝基本废止此法。籍没妻孥法的行废,实质反映的是蒙汉两种不同文明在政治、文化、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领域的一场冲突和较量,其结果是汉法对蒙古旧法斗争的一次局部性胜利。这一结果对明初法律的制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4.
本文分析了藏区南部夏鲁寺集会殿门廊中,带有宋元时期舞台布景效果的龙凤戏珠纹图画,认为这是自13世纪以来,随着西藏贵族与元代朝廷政治关系的建立而来的汉地艺术影响的一个独特案例。作者将这种影响置于元朝政府与西藏的政治关系,以及尼泊尔纽瓦尔艺术风格的强大影响共同构成的特定的文化情境之下,且重点分析了绘于夏鲁寺早期整个门廊北壁带有汉地风格的壁画。  相似文献   
75.
楚威王使庄蹻将士由湖南溯沅江而上伐滇,经由贵州境内的■柯国和夜郎境地,在锦屏清水江与■柯国局部民族力量水上一战,庄蹻将士胜而前往,直奔云南滇池。蹻以威定滇属楚后,变服从俗,自封为王。跟随庄蹻伐滇将士们,分别出任当地土著民族部落头领。公元前277年,庄蹻欲回故里,秦攻占了楚黔中地,庄蹻闻讯,交通受阻,无路得归,长期留滇为王。西汉中叶降汉受王印的滇王是庄蹻后裔。  相似文献   
76.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是中国古代楚辞学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该书重视知人论世,考辨屈原生平事迹甚详,对屈原作品多数作了编年;探讨屈辞意旨,考论屈辞作时,多发掘作品内证,联系创作背景,权时势以论其书,以史证诗,作知人论世之辨,持论稳健,信而有征。  相似文献   
77.
以清初广东籍侨僧元韶禅师等佛门僧侣及有关华侨为研究对象,通过史籍、碑铭等文献资料,分析考证了他们的生平简介和生存状况。结果是,元韶禅师的生卒年代是1648-1728年,赴越时间为1677年。从越南华侨华人史的角度来考察,元韶禅师、拙公和尚和明行禅师有其特殊性。一是他们以个体身份杂居于移入国社会之中,他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形成一个华侨华人社会;二是他们百年之后能够名垂青“石”,让当地人民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和功德。此外,欧阳汇登、蒋光廷、陈文惠、程泰荣和黄我瑞等华侨能在越南“后碑”上留名,反映了华侨华人在当地落地生根、与当地人民和平共处的事实和一种少有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78.
李玉年 《安徽史学》2007,8(3):38-44
元代法律由以大札撒为核心的蒙古法和为了满足统治需要不断立法而形成的条格组成.蒙古法为元代地位最高之法,延续于蒙古国,称之为札撒,具有"以刑为主,诸法合一"法典的性质.条格,为元代立法所有成果,是对唐格的借鉴,对蒙古法的必要补充,具有"以行政法为主,刑法为其重要内容,诸法合一"法典的性质,含狭义条格、断例、制诏.在对元代法律组成解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元代法律体系由札撒、条格构成,在条格内又有亚系--狭义条格、断例、制诏.此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全面掌握元代法律,也有利于反思元史学界对元代法律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79.
上海博物馆藏董其昌《山水》册(共十开),为天启四年(1624)元旦所作,实并非董氏真迹。据考,该年四月董其昌才抵京。同时,该册对题均节录自董氏及明清书画著录著作与晚清文学笔记中,其第二开对题,与故宫博物院藏董氏癸酉(1633)夏五所作《董范合参图》轴题跋相同。再考《山水》册笔法,嫩弱飘浮,墨色平淡,与典型的董其昌风格相差甚远,更无其生拙秀逸之气;而《董范合参图》轴,用笔亦尖劲细碎,全幅墨气滞涩,艺术水准远不及故宫博物院藏董氏十二年前所作《仿古山水图》册,亦无法企及董氏卒前一年所作的《关山雪霁图》卷。可见,《山水》册和《董范合参图》轴非董氏本家之作。  相似文献   
80.
中统元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汗位,为取得汉人支持,效仿汉制建立政权。在建立中书省后,忽必烈又建立了六部体系。但是,忽必烈并非一开始就直接采用六部体系,而是创造性地建立左、右三部体系,后又在至元元年、五年、九年数度析分为"吏礼、户、兵刑、工"四部体系,直到至元十三年统一全国后,六部体系方才确定。史料虽对元初的六部设置有所记载,但彼此之间互有矛盾,其变化时间、变化过程、变化原因多语焉不详,甚至与蒙元初期一度因战争需要而临时设立的"行六部"存在混淆,需要考辨明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