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59篇 |
免费 | 113篇 |
专业分类
94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54篇 |
2020年 | 392篇 |
2019年 | 263篇 |
2018年 | 321篇 |
2017年 | 279篇 |
2016年 | 321篇 |
2015年 | 214篇 |
2014年 | 238篇 |
2013年 | 950篇 |
2012年 | 637篇 |
2011年 | 546篇 |
2010年 | 431篇 |
2009年 | 471篇 |
2008年 | 502篇 |
2007年 | 576篇 |
2006年 | 556篇 |
2005年 | 518篇 |
2004年 | 422篇 |
2003年 | 391篇 |
2002年 | 290篇 |
2001年 | 223篇 |
2000年 | 250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年来,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城址开展了系统的植物考古工作,为了解辽金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的生业和消费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在城址金元时期遗存中,发现了极其丰富的植物遗存,包括十一种农作物,五十余种非农作物遗存。尤其是在城址中“一号街”为代表的古代生活区,植物遗存的发现尤为突出。这些农作物组合结构显示出以粟、黍为主的多品种旱作农业种植体系;非农作物遗存中则包含了大量可能的家畜饲草种子,为畜牧发展的程度和规模提供了重要线索;西瓜、亚麻等外来作物出现在了上京城的一般性民居,而大麻、葡萄属种子的特殊保存背景也为了解其利用方式提供了证据。通过与周边辽金时期已发表植物考古研究的比较,可以发现遗址等级、族群等因素对本地生业模式、农业种植结构选择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随着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社会已经从生产型社会进入消费型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也逐渐成为地理学绕不开的研究话题。消费活动以超出我们想象的方式将地方与我者、他者联系起来。消费实践如何与在地化的商品实现连接与互动,是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子学科消费地理学需要回答的问题。消费地理学是通过消费与其他空间相联系的内在逻辑来解释地方中蕴含的复杂含义。本文回顾了消费地理学的源起与研究脉络,借助消费地理学关于消费空间性、主体性、社会性的分析框架回顾了西方消费地理学的研究概况,并梳理了我国消费地理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框架,最后提出了从地理学视角解读消费研究热点话题的新思路与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83.
广西桂平博物馆藏东汉铜甑对于研究广西地区青铜器冶铸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器物长期保存于潮湿环境中,矿化严重、保存状况较差,亟须保护修复。本研究应用X射线影像观察、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研究了器物的铸造工艺、合金成分以及锈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该器物为整体铸造成形,器物铸造时使用了轮制技术、刮板造型工艺以及铸后刻纹的工艺,箅部范块制作过程是用器身模翻制器身范后脱模,将器身模的圈足部分切下,然后在圈足泥模上刻出箅部型腔。在此基础上,遵循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力求将传统的文物修复手段与现代修复理念相结合,通过除锈、修补等保护修复措施后,不但提高了器物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达到了可以展陈,发掘文物潜在价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84.
旅游地产是旅游开发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缎带\"行\"到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提供\"吃、住、娱、购\"以及可意象的\"游\"赏空间。作为闲暇经济主体的旅游地产发展正面临产业转型与资源约束的双重压力。从后现代旅游地产开发理念的视角,结合永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概念,构建出包容性发展棱锥模型及其应遵循的底一图关系等6点原则,以弥补现代旅游地产开发在产业发展模式和空间资源利用规划与设计等的不足。中国后现代旅游地产发展新维度:严格\"三区四线\"的空间管制:应用HST-TOD一体化立体综合开发模式;倡导JHTSD极大化及优化房地产市场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85.
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城市流强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在对现有城市流理论进行疏理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城市流模型,依据城市流强度值的计算,将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的城市分为三级:城市流强度值较高的佳木斯,是该区域的集聚辐射中心,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流强度值中等的牡丹江,是区域次级集聚辐射中心,为次级区域性中心城市;鹤岗、双鸭山、鸡西、伊春、七台河等市有较低的城市流强度值,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微弱,初步形成地方集聚辐射中心,仅为行政区中心。通过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分析,指出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目前存在城市流强度低、城市流强度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运用本文提出的强化城市流模型给出区域强化城市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86.
为了验证自行研制的JZ 1出土丝织品揭展剂的实用效果 ,对陕西白水县出土的宋代粘连糟朽丝绸进行了实验性揭展。实验结果表明 ,JZ 1揭展剂对出土的糟朽丝织品具有明显的克服粘连丝绸之间的粘结力、软化脆化丝绸和协助剥离的作用 ,说明JZ 1是一种效果较好的丝织品揭展剂。 相似文献
87.
黑水国汉代墓葬出土的农具、动物骨骼、农作物遗存和人骨为人们了解河西走廊张掖地区汉晋时期生业经济和农业发展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动物骨骼、农作物遗存鉴定结果和人骨碳氮同位素检测结果,可以揭示汉晋时期黑水国人群的食物结构和生业模式特点。墓葬出土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随葬动物有鸡、猪、绵羊、黄牛、狗、马,人骨骨胶原碳稳定同位素主要呈现C3和C4混合信号,部分呈现C3信号和C4信号,氮稳定同位素值相较牛羊等家养食草动物较高。综合研究说明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形成麦类、粟黍和豆类的混合农业模式,所以黑水国汉代先民摄取的粮食作物来源呈多样化。同时,河西走廊畜牧业发达,使当时人群摄取了大量的肉食资源,导致蛋白质摄入量较高。 相似文献
88.
2012年5月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金玉华年—陕西韩城出土周代芮国文物珍品展\"陈列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两周墓地的考古成果。其中,有一件出土镂空、粉碎性青铜盒,破损非常严重,不成器型,铜胎胎质氧化严重。由于其所具有的艺术和学术价值,急需修复。为此,根据文物自身的特点,用传统修复方法对碎片进行编号、查找拼对、拼接、补缺、篆刻纹饰、打底、作色做旧,并做了临时的框架,在短时间内修复。从修复的结果看,本次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修复思路和方法可给同类器物的修复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9.
90.
探讨乡村游客低碳旅游行为的影响路径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下具有实践意义。本研究整合了计划行为理论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并在传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乡村游客低碳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多元路径。研究发现:①八种内生性因素促成了五大乡村游客低碳旅游行为路径类型。其中,低碳价值观、低碳旅游认知、道德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等条件都存在的路径,最容易触发乡村游客的低碳旅游行为;②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行为态度构成了低碳旅游行为产生的充分条件,而低碳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则是四个必要条件;③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态度显著正向影响乡村游客的低碳旅游行为,低碳旅游认知显著正向影响道德规范,利己价值观显著反向影响责任归因,道德规范不能直接影响游客的低碳旅游行为;④责任归因难以驱动乡村游客低碳旅游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