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2篇
  326篇
  2025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We examine in this paper the concurrent appearance of the first two woods machines--the skidder and forwarder. By replacing the horse they initiate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ree harvesting. We describe their invention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e then assess their diffusion in the woods, revealing the greater success of the skidder. We demonstrate that this cannot be accounted for solely in terms of their respective technologies. Instead, we argue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echnology with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ir respective harvesting systems must be analyzed. By doing so, we find that the skidder altered that social organization whereas the forwarder did not. This paper, contribut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an important area of economic activity which has been seriously understudied, illustrates concretely that comprehending technology requires locating it i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work.  相似文献   
112.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理学史和地图学史的研究中,一般关注于古代地图的科学技术价值,而较少讨论其思想史意义,尤其较少讨论方志地图的思想史意义。因此,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绘意向做了初步的考察。认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绘意向中突出地强调了舆图的政治功能,但是对舆图所具有的政治功能的认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外对区域地理景观自身的关注,反映了新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变革萌芽的知识兴趣。这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般的地理学观念与知识系统,同时表现出方志地图在地理学史和地理学思想史中所可能具有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3.
过程论思想能够深化我们对于文化遗产之为过程的认识,过程控制有益于我们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持文化遗产的健康生命,推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惠及广大民众、增进社会和谐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随着文化遗产学学科的逐步确立,学科性质、学科特色、研究对象等问题已达成基本共识,但其思想基础与研究方法仍悬而未决,过程论思想同样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4.
《历史地理学杂志》是一份具有高学术质量的历史地理学国际学术期刊。通过对《历史地理学杂志》1981~2010年间所发表的论文、书评等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过去30年间,在研究内容方面,历史地理研究涉及5大领域18个方面,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始终是热点领域,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始终是薄弱环节,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越来越热;在作者来源方面,历史地理作者来自全球36个国家,欧美化现象十分突出,英国、美国、加拿大籍作者占90%以上,与此同时,多元化特征趋弱,作者国籍从1981~1990年间的35个国家减少到2001~2010年间的19个国家;在研究区域方面,热点区域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4国的研究最多,欧洲、非洲、太平洋地区、加勒比海地区、大西洋等地区也受到较多关注。  相似文献   
115.
Between 1880 and 1900, the conjun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France with the renewal of colonial expansion resulted in the creation of the ‘colonial sciences’. ‘Colonial geography’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new disciplines, alongside ‘colonial history’, ‘ethnology’, ‘colonial economics and legislation’ and ‘coloni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social history of this field and of the institutions in which colonial geography was formed. This involves examination of the study of the teaching of ‘colonial geography’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French grandes écoles, the gradual professionalisation of scholarship,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octoral theses and book publications, which all serve to demonstrate the vigour of the subdiscipline, 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a veritable research community. Under the Third Republic, ‘colonial geography’ in the universities was characterised by great diversity, irreducible to a single or homogenous ‘colonial discourse’.  相似文献   
116.
吴楠 《攀登》2011,30(2):46-50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把个人与社会从血缘、地缘或职缘共同体中解放出来成为各自发展的主体,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三个根本转变,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创建契约型文化,实现从身份向契约的转变,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7.
两汉时期新疆的经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两汉时期西域诸城郭国人口、城镇和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以及两汉政权一系列开发西域具体措施的论述,揭示这一时期新疆经济开发的概貌和成就,并认为这是新疆历史上第一次开发高潮。  相似文献   
118.
城市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保尔 《旅游科学》2007,21(4):24-30,42
本文认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老字号"出现的文化空巢现象,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传统文化边缘化和企业文化贫困化.本文分析了城市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主要有:店铺字号蕴含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故事讲述的身边历史,街谈巷议彰显的企业个性,店铺经营积淀的企业文化.本文最后对城市老字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出构想,主要涉及:老字号文化内涵的发掘,老字号旅游功能的开发,老字号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119.
循环消费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又表现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循环消费还没有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是因为还有消费产品、消费意识等方面的障碍,问题的解决,要从循环消费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去解决。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