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张娟 《攀登》2006,25(4):35-4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以其睿智和远见,从重塑主流意识形态、加强经济绩效建设、启动政治权威的法理化转型、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着力构建新时期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在邓小平政治合法性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不仅成功地化解了“文革”导致的政治合法性危机,而且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风波的考验,避免了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政权变色和国家分裂的悲剧。邓小平的政治合法性思想,对新世纪保持我们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玉良  关青兰 《攀登》2006,25(6):65-67
邓小平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观,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政治的科学内涵,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推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邓小平的政治观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邸乘光 《安徽史学》2015,(1):101-107
从1978年9月访朝归来到12月举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北方谈话"到"‘三中全会’主题报告",邓小平不仅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课题,而且多方面地阐明了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要在哪些方面改革开放和如何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问题,实际完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决策的酝酿,为"三中全会"最终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做好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决策的酝酿过程,重温邓小平当时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耿庆彪 《攀登》2006,25(6):46-49
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毛泽东通过整党整风、率先垂范、制度建设等方面力求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但他的反腐倡廉思想缺少对党风不正、为政不廉的根源和反腐倡廉治本之策的探究。邓小平在汲取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反腐倡廉的一系列治本之策,并取得了反腐倡廉实践的一个个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侨务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对邓小平有关“海外关系”、华侨政策、华侨人才、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以及侨务机构等方面重要讲话的分析 ,探究邓小平侨务思想的精髓及其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侨务工作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之一."一国两制"构想孕育于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对毛泽东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所作的概括即"一纲四目",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直接思想渊源.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到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认"一国两制"的构想,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阶段.1984年6月以后,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又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而且由理论变为法律、变为实践.  相似文献   
17.
武汉政府时期,邓演达在复杂、激荡的时局下,就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农民解放、农民政权和武装等问题,建构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民理论.各种因素的困扰,形势的变幻,又使他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具有双重性质.所有这些,都可从其思想同社会的关联上得到诠释.  相似文献   
18.
史书对1583年中缅姚关之战的记述过于简略,使人无法看清它的全貌。云南姚关清平洞《恤忠祠记》详细记述了姚关之战的经过,并指出了明朝军队获胜的原因,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说明.明朝军队在边境地区作战,除了要求士兵作战勇敢、将领指挥得当之外,还必须有正确的策略和民族政策,注意改善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吉红 《攀登》2008,27(6):27-29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以其独特的外交风格和超凡的胆识,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的外交思想和外交理论,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从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制度层面来看,集中体现于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由于八大仍把消灭资本家所有制和个体劳动者所有制的残余规定为党要继续实现的任务,这就使当年的探索没能摆脱苏联模式的框架,探索也因此中断以至逆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邓小平首先从社会主义模式的角度提出问题,全党才得以摆脱苏联模式的理论和框架的影响,从而逐步摸索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