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态资源是盐城最大的优势资源,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是盐城最具号召力、吸引力的生态品牌。本文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世遗品牌优势的角度出发,思考提出建设盐城黄海湿地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具体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客观总结现阶段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旅游资源的优劣势及面临的机遇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组建盐城黄海湿地旅游顶层组织、编制黄海湿地旅游世界级规划、开发世界级旅游产品、强化主题品牌培育推广、重视遗产地周边镇村联动发展、推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向性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2.
彭珂珊 《攀登》2000,(3):22-26
依据朱镕基总理1999年8月产日讲话精神,以及旱作农业的技术体系,章阐述了培肥地力、轮作倒茬、化学技术、选育品种、节水、立体种植、地膜覆盖、水土保持耕作法这八种技术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其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资源而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着重强调旱作技术在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显地位,供同类地区的决策和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83.
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世界遗产具有很高的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由于自然力对世界遗产的长期破坏和20世纪的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一项旨在保护全人类共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世界遗产公约》应运而生。世纪之交,中国的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正面临着无节制的旅游开发行为的巨大威胁。本文以泰山索道工程为例,提出运用最低安全标准(SMS)界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两者之间的度。文章指出,遗产价值的挖掘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深入下去,功能分区是处理当前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84.
由于时代久远,先秦家具的陈设及使用情况,从文字记载中能获知的甚少.不过,源远流长,结构丰富的汉字和生动形象的铜器刻纹可以为我们增添许多感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5.
城市中产阶层化研究进展回顾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中西方中产阶层化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中产阶层化的基本特征,强调中产阶层化具有周期性及时空性,从古典经济学角度、城市文化以及全球化角度对中产阶层化的理论流派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中产阶层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中产阶层化的界定、中产阶层化的形成机理、过程、影响以及政府作用的研究,对中国中产阶层化研究未来进行展望,率先明确中国存在中产阶层化时空共轭性;中产阶层第一波普遍性等假设,并指出第二波的中国中产阶层化只有可能发生在某些特大城市中;在中国中产阶层化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原住居民的动迁问题及后续的空间隔离问题。  相似文献   
86.
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体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存在的基础理论薄弱,概念应用混乱的现实,本文系统梳理了30年来国内外目的地形象相关概念,并得出规律性结论。在文献回顾基础上,独创地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蒲公英模型"和"基于形象构成及生成过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体系",分别用于揭示目的地形象内在结构和归纳对比以往文献中提出的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87.
本文的研究中,在内蒙古地区地质学、古地理学和环境演变方面已有研究成果以及考古与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修复和描述了内蒙古陆地形成以来的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内蒙古土地利用/覆盖时空演变过程,并探索其驱动机制与因素,从而为正确把握内蒙古地区近现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时空轨迹提供科学依据。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蒙古地区基本上被游牧民族所占据,达到了一种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清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高潮,耕地面积急速扩展而草场面积日益退缩,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遭遇空前的破坏,沙漠化和草原退化急速加快,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成为了土地覆盖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开垦草原、毁林开荒)的驱动因子主要有人口因素、经济利益和政府决策等三个方面,而且每一次大规模开荒时期三者往往相辅相成,促成新一轮的开荒高潮。  相似文献   
88.
六品佛楼是按照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对修密者不同的修行程度和内容,分别供奉相应佛像、法器及佛塔的建筑,也是乾隆时期对密教四部神系完整和系统化的建构,是极为珍贵的藏传佛教图像学宝库。对于其建筑沿革、内部陈设及佛教象征意义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乾隆二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七年(1758—1783年),清宫先后修建和装修了8座六品佛楼,而今其中多数已经面目全非。本文依据《活计档》、《奏销档》、《陈设档》等文献资料,梳理出六品佛楼模式形成的过程以及六品佛楼内部陈列的形式。  相似文献   
89.
新中国成立后,以何种组织形式和方法领导科学工作是当时党和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科学院作为“主管国家科学事业的政府职能部门”和“全国科学领导中心”,探索建立了专门委员制度、专业工作委员会和学部制度,逐渐确立了在新中国科学事业中的学术领导地位。全国科联是自然科学各专门学会的联合组织,是中国科学院进行学术领导的“群众基础”。中宣部科学(卫生)处和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是党和政府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的主要机构,其中中宣部科学(卫生)处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斯达汉诺夫曾是苏联家喻户晓的劳动模范,一个被写入史册的典型。苏联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记载:"这个运动之所以称为斯达汉诺夫运动,是因为发起者是中央伊尔敏诺矿井(顿巴斯)的采煤工人阿列克塞·斯达汉诺夫。"斯达汉诺夫为何如此受人关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