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夏寒 《东南文化》2004,(4):18-24
文章讨论了龙虬庄墓葬的空间分布,多种多样的葬式以及复杂合葬现象,通过墓葬要素之间的相关分析来探讨葬俗成因,并且试图从历时的角度来探讨葬俗发生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陕西地区腰坑葬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亮 《东南文化》2007,(5):24-32
现有资料表明,陕西地区腰坑葬俗最早发现在耀县北村,时代约在商代早期偏晚阶段。同一时期,河南地区的腰坑葬俗已经开始由中原向黄河东西两岸地区伸展,传统的殷商文化借助渭河之便进入陕西,并把腰坑墓这一葬俗带给关中地区,乃至甘肃陇东地区。由此,全面了解腰坑葬俗在陕西关中、河南豫中、甘肃陇东的联系与发展,对揭开当时社会的真实历史面貌以及民族的变迁演变提供了某些线索和资料。  相似文献   
13.
左家山遗址位于吉林省农安县高家屯村西南500 m处。2015年因河水侵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猪、狗、羊、马等动物骨骼。通过对出土动物遗存的鉴定与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左家山遗址为一处夏秋季节性居址,先民的生业模式以狩猎、捕捞和采集为主,同时饲养少量家畜。辽金时期该地区被称为“黄龙府”,通过对墓葬内出土动物遗存的分析,推测其与少数民族的“烧饭祭”“殉羊”“殉犬护送灵魂”“头蹄葬”等丧葬习俗密切相关,这为辽金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重要证据;随葬动物种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伊通河流域少数民族的生业模式为农牧结合,且伴有少量的渔猎活动。  相似文献   
14.
孙萍 《神州》2011,(3X):74-75
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他们才能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浅谈青州北城满族的婚礼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 《东南文化》2005,(1):62-64
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本主要介绍了山东古城青州的满族婚礼民俗及满族婚俗体现的诸多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