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As a knowledge domain,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tourism is framed in reference to cultures conventionally recognized as ‘indigenous,’ and engages this almost exclusively from a supply-side perspective. This paper reimagines indigeneity and indigenous tourism as embracing also the other 94% of global population. From a utilitarian perspective, this inclusion of ‘nonconventional indigenous people’ harbors opportunities to advance the sustainability agenda by reconnecting modern mainstream cultures, through personal exposure in dispersed settings, with ancestral roots and associate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Such reconnections are framed as a form of re-indigenization that may be especially attractive to ‘travel promiscuous’ diasporic populations such as those found in the ‘settler’ countries of Canada, United States,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rticulation of this concept could be facilitated by existing knowledge domains and products in heritage tourism, rural tourism, and urban tourism, as well as sustainable tourism. Rather than usurping conventional indigenous efforts to re-indigenize and re-empower, it is contended that the nonconventional dimension can coexist with and even reinforce the latter, while enriching the dimensions of indigenous tourism as a dynamic knowledge domain.  相似文献   
102.
邓小平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体方面,主张控制人口,主要涉及绿色发展的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客体要素方面,倡行植树造林,内含了绿色发展的生态安全观、群众主体观和持续绿化观;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支撑条件方面,强调科教对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先导作用,突出立法建制对环保事业发展的保障作用,蕴含有绿色发展的科技观、教育观和法制观。总结和研究邓小平绿色发展思想,对于深入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历史与理论逻辑,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认识、新设计、新规范,实现美丽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保护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玫 《人文地理》1995,10(2):62-66
加强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促进了环境的保护,但"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又强烈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人口的膨胀导致人们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对环境保护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吸收古文化的精髓,剔除糟粕,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馆藏陶、瓷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是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之一。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全国从事陶、瓷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不多,四川省博物馆在馆藏陶、瓷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套适合在四川地区潮湿气候环境下进行馆藏陶、瓷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的经验,以及如何正确选用保护材料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05.
为在遗址完整性保护与滑坡灾害预警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使用基于高精度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与远程遥测终端RTU的高精度变形监测预警系统,并结合无线通讯方式实现对遗址保护区陵墓边坡的安全监测。系统完成墓冢内部环境监测与滑坡方位的监测定位。并通过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方式将监测参数与警情信号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在管理软件平台上进行实时显示并提示安保人员及时出警。该系统可针对不同规模野外文物保护区和古墓群实现有效的滑坡监测与预警防范,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6.
陈启虎 《攀登》2005,24(4):41-44
正确认识环保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利于促进环保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出发,认为环保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7.
加大柴达木盆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昱 《攀登》2005,24(6):70-72
柴达木盆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制约经济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战略,是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对公民的生态意识教育,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和治理力度,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选择"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镇近旁的三元村作为乡村旅游研究对象,以其原生态民族文化为靓点,发展特色独具的乡村旅游,补偿"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丽江古镇纳西东巴文化受到过分商业化的冲击和原创文化不断流失的缺陷,搭建高端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平台,其主要目标是吸引中远程游客,满足其深入了解,亲身体验原创性民族文化的真谛之需,同时又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开放式健康发展,保障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09.
旅游景区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行为是影响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社区居民对景区开发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直接影响旅游地企业与社区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社区居民的调查研究,分析社区居民地方依恋、遗产价值认知与他们对景区开发企业社会责任感知的关系,研究发现:①社区居民认为景区开发企业应对股东、游客、员工、遗产和政府承担责任,特别是要对周边环境与社区居民负责;②地方依恋感和遗产价值认知较强的居民对景区开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着更高的预期;③地方依恋通过加强居民的遗产价值认知深化其对景区开发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感知。  相似文献   
110.
潘运伟  杨明  刘海龙 《人文地理》2014,29(1):26-34,65
研究导致世界遗产"濒危"的威胁因素能够为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与保护提供重要借鉴。对全球濒危世界遗产威胁因素定量统计发现:武装冲突、管理不力、工程建设是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共同面临的三大威胁;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濒危因素还包括城市发展压力、不合适的维修/重建等;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因素则还包括非法偷猎、捕捞,以及林业采伐、农业种植、放牧等农林生产活动等。中国世界遗产面临的首要威胁因素是旅游发展压力,管理问题、城市发展压力、水利工程建设等也较为突出。提出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建议:明确遗产旅游价值取向,加强高峰期游客管理,控制旅游设施建设规模;提升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探索世界遗产管理的新体系、新思路;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压力,积极预防极端自然灾害的破坏;严格控制世界自然遗产地内的道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