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广西博物馆汉代铁器修复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博物馆收藏有数量众多的一、二、三级汉代铁器文物,这些铁器由于受到出土前的埋藏环境、文物入库前保护处理不当以及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等因素影响,产生了严重的腐蚀病害。为了延长这些汉代铁器文物的寿命,减少其腐蚀损毁,本工作采用金相及矿相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表面微区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部分铁器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采用7.5%的EDTA二钠溶液清洗器物表面污垢和锈斑,用3.8%和2.4%的倍半碳酸钠溶液浸泡以去除氯离子,用铁粉 AB快速加固环氧胶 矿物颜料加固修复,用100g乙醇 1g苯并三氮唑 4g聚乙烯醇缩丁醛作封护剂等方法进行修复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对汉代铁器的修复保护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2.
近年兴起的席夫碱缓蚀剂综合了传统缓蚀剂的优点,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但传统的溶剂法制备使用无水甲醇作为提取剂,毒性大。为此,本实验在原有的溶剂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用了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溶剂法制备了一种席夫碱缓蚀剂,并对其进行复配,以协同效应大大提高其缓蚀效率。通过盐雾试验、交流阻抗、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评价其缓蚀性能,并与文物保护常用的Fertan、钼酸盐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了对比,优选出最适用于文物保护的缓蚀剂。最终得到复配后席夫碱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达到92.89%,远远超过其他缓蚀剂,体现出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63.
为了探讨铜盐等腐蚀产物对青铜器腐蚀的影响,采用腐蚀膏试验和微电极测试腐蚀电流的方法研究了氯化亚铜、碱式氯化铜、碱式碳酸铜等对青铜试片和铜电极腐蚀的影响,得出氯化亚铜是加速青铜器腐蚀的最有害物质的结论。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以苯骈三氮唑为主钝化剂的高效防护剂同时改变了氯化亚铜的结构,起到了有效抑制青铜器腐蚀的作用。应用电位活化理论阐述了青铜器粉状锈小孔腐蚀的电化学行为,提出了氯化亚铜加速青铜器腐蚀的多孔氧电极催化模型。  相似文献   
64.
海底打捞铁质文物的腐蚀机理及其脱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铁质文物在海水中及打捞出水后的腐蚀机理,如电化学循环机理、氧浓差电池腐蚀机理等,同时简述了从海水中打捞出来的铁质文物的各种脱氯方法,包括碱性溶液浸泡法、碱性亚硫酸盐还原法,电解还原法及高温还原法等.  相似文献   
65.
铅钡玻璃是我国特有的玻璃体系,主要集中在战国至两汉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铅钡玻璃完整器被发现,相关的风化腐蚀研究和保护工作逐渐展开。本研究以陕西临潼新丰秦墓和河南三门峡秦墓出土的两件秦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7)铅钡玻璃为样本,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对铅钡玻璃的腐蚀层进行成分与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铅钡玻璃腐蚀层的钡大部分流失至环境或腐蚀层外侧,腐蚀层的主要物相为碳酸铅。腐蚀层的形成与铅钡玻璃埋藏环境中水位和酸碱度的周期性变化有关。本研究对铅钡玻璃保护工作具有参考价值,也为古代玻璃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