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王世民 《江汉考古》2003,(3):91-93,79
本文评述现已发掘的东周列国墓葬中占大多数的楚墓的研究发展情况,特别是最近十多年出版的河南信阳长台关、淅川下寺,湖北当阳赵家湖、江陵望山、雨台山、九店,以及湖南长沙近郊等7部楚墓发掘报告的学术价值。其中尤其对2000年出版的《长沙楚墓》一书,作了详细的评论。  相似文献   
92.
本运用先秦献记载与考古物对照辨析的方法,较详细评论战国时期铁制农业生产工具在质地上、种类上明显的时代性进步,并认为这一进步不仅直接为当时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而且对后世农具变革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3.
宁波勤县铁岙商周遗址的调查与试掘,发现了印纹硬陶、原始瓷、青铜器等大量商周遗物,为探讨东南沿海地区商代至西周时期历史面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4.
西窑村14座唐宋砖室墓、墓葬类型多样、器物种类丰富,为研究唐宋时期成都地区的社会面貌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5.
吴小平 《东南文化》2003,(11):63-67
汉代铜鍪具有明显的秦化和汉化过程,其分布区域与古巴蜀子民有关。  相似文献   
96.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已部分面世,其中《孔子诗论》、《缁衣》、《性情论》中的诸多字的考释有进步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97.
皮锡瑞《经学历史》的编纂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学历史》对于经学通史的编纂有许多开创性。该书不仅从时间的跨度和内容的广度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经学史的编纂特点 ,且吸收了西方史学的章节体体例 ,将经学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史用一主题思想贯穿起来 ,从而成为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经学史并对近代的经学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作者门户之见的限制 ,使得书中在探寻经学发展的原因时 ,在对经学史上各流派、重要的经学人物的评价上又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8.
学界一般认为,在长达20多年的集体化时期,农村人口难以流动,农村社会几乎是一个不流动的社会.通过对赣闽粤边区农村人口流动剖析后发现:集体化时期,农村社会仍然流淌着人口流动的涓涓细流;这些细流,既有城镇人口的下乡流,也有农村劳力的进城流,还有农村内部的人口迁移流.集体化时期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由体制安排移民的时代;集体化时期的农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口向农村、向山区迁流的社会.  相似文献   
99.
The east Arabian settlements in antiquity were never large urban sites. However, they were the main centres of the communities that inhabited that area, interfacing between the nomadic and sedentary societies. A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sites reveals different, complementary functions. They were organized in local networks forming the essential structure of the settlement pattern and delineating the territories of communities having their own politic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100.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summarise the present state of knowledge concerning bitumen trade in the Near East from the Palaeolithic (70,000 BP) to the Early Islamic period. During the Palaeolithic and Early Neolithic period, bitumen utilisation was mostly concentrated in settlements close to oil seeps. From the Ubaid 3 period, bitumen from the Mosul area became more important and was traded as far as the southern Persian Gulf. The Uruk period is a turning point for Mesopotamian history as settlements evolved into city‐states. These cities had a great need for raw materials, and this marks the beginning of large‐scale exploitation of Hit bitumen. This bitumen was traded at settlements along the Euphrates, where a large trade network was established. Hit bitumen entered the Persian Gulf at the turn of the second millennium (Dilmun period). Bitumen from Iraq (Mosul and Hit) became predominantly used in most settlements along the southern coast of the Gulf. During this period Iranian bitumen was also exported and this supply tended to increase, especially during the Partho‐Sasanian period. Dead Sea bitumen had its own exchange network, which was concentrated across present‐day Israel and Egypt where it was extensively used for mumm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