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9篇
  免费   1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933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Science Cities: What the Concept of the Creative City Means for Knowledge Production. – The article aims to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science and the city has changed since the 1970s in the context of the knowledgeable society. While cities have principally been regarded as the typical space of science, of new ideas and innovation for centuries, since the 1960s and 1970s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es as well as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s have relocated to the periphery of cities. There, however, these sites of knowledge have been organized in an ‘urban mode’. That means that the concept of the city as a place of science and innovation has determined the architectural, spatial,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se sites on the periphery of cities. Certain features of the city have been copied, such as social infrastructures, places of communication, restaurants, cafes etc., while others have been left out – housing, cinema, theatre etc. An ‘urban mod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he sense of a very stylized model of the city has become a tool to enhance the prod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 The article exemplifies this by focusing on a case study, namely of the so‐called ‘Science City’ of the Siemens Company in Munich‐Neuperlach.  相似文献   
162.
联珠纹在中国虽有更早的源头,但它从6世纪中期才开始流行。那时中国的联珠纹虽以粟特地区为中介受到萨珊艺术的影响,但也融入了自身的文化理解和艺术形式,这令联珠纹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原有的萨珊图案寓意、改变了西方原貌。邺城等黄河中下游的丝织重镇,应是联珠纹织物在内地的重要产地。  相似文献   
163.
本文从中国对瑞典认识和记述的历史这一角度,介绍并论述了作者收藏的孤本书籍《瑞典国记略》。文章指出,迄至清朝末年,中国对瑞典的认识经历了如下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末到清代康熙中期。通过西洋传教士的介绍,对瑞典开始有初步的了解。第二阶段,从康熙晚期到道光初年。主要是清朝官方和个别出洋商人,通过出使他国偶然接触到的瑞典国民并向所在国探问相关情况;或是与瑞典来华商船的直接接触;或是海外经商听闻的间接传说,对瑞典有了中国人自己的记述。第三阶段,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前短暂的若千年期间。西洋传教士开始重新向中国介绍包括瑞典国在内的世界地理知识。第四阶段,从鸦片战争之后到同治四年。在中国人自己撰述的全球地理总志中,对瑞典有了更为丰富和清晰的记述。第五阶段,从同治六年到光绪中期。留下了一批中国人考察游历瑞典的日记,对瑞典的认识变得非常具体明晰,但还很不系统。第六阶段,光绪中期至清王朝结束。《瑞典国记略》就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性著述,它是中国对瑞典最早的全面系统的记述。这部书虽然没有在社会上正式刊布,但在中国认识瑞典的历史上,仍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相似文献   
164.
The “shamanism” or “neurpsychological” model proposed by Lewis-Williams and colleagues has had a powerful impact on rock art research, and has significantly added to our knowledge of past foragers lifeways in southern Africa and elsewhere in the world. However, this model is primarily based on the view of shamanism as a universal and unvarying characteristic of foragers over space and time. This paper raises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roblems with this view. The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cific social roles and practices of shamanism and the overarching cosmological structures on which they are based in both southern Africa and Northern Eurasia. In both cas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many cosmological beliefs are highly persistent and durable, extending into prehistory, while the specific practices and roles of shamans are variable, changing to meet the immediate and local needs of their communities. This suggests that rock art is easier to relate to the overarching cosmological dispositions of the people that produced it and the paper closes by suggesting som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lternatives recognizing this fact.  相似文献   
165.
周东华 《史学月刊》2007,(10):98-104
何塞.黎萨尔被认为是菲律宾"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基石"。在有关黎萨尔的研究中,黎萨尔与菲律宾政治变革的途径,即经由"改革"还是"革命"来达致国家的独立、获取全民的"福利",是争论不休的一个关键问题。从黎萨尔的著作来看,黎萨尔倾向于经由菲律宾政治精英在殖民政府内部对现有不合理的旧制度进行一场彻底的、激进的"好改革"来实现菲律宾的独立和民主。如果这一条道路走不通,那么,"暴力革命"将是最后的手段。黎萨尔所强调的"精英化的好改革"的政治思想,经由美国殖民政府的渲染,最终构成为菲律宾现代政治变革的基本模式——旧框架内的和平革命。  相似文献   
166.
肯尼迪在美国面临巨额国际收支逆差的背景下入主白宫。严重的逆差导致美国的黄金大量外流,引起西方世界对美元信用的置疑。因此,调节逆差成为肯尼迪政府的重要使命。肯尼迪政府调节逆差的政策主要体现在肯尼迪提交给国会的两份特别咨文中,即1961年2月6日的“黄金和国际收支逆差特别咨文”和1963年7月18日的“国际收支特别咨文”。以两份咨文为蓝本,有关部门展开了系列的开源节流行动。美国的逆差调节行动使美国政府内部和北约盟国间的斗争起伏跌宕,充分暴露出权力政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7.
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及其政府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新留 《史学月刊》2007,(5):103-110
民国时期是河南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不仅灾害出现的频率高,而且灾害的强度也非常大。为了应对灾害,政府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应对措施。事实证明,没有政府的救灾措施,灾害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一个转型中的政府越来越有力地确立自己在赈灾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168.
陈瑞 《史学月刊》2007,(3):86-93
明清时期,在徽州社会中形成了对朱熹及其《家礼》极端崇拜的社会风气。徽州宗族多依据《家礼》进行本族内部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同时还十分重视对礼仪的执行与监督,旨在以此实现以礼治族、维持宗族社会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9.
赵新平 《史学月刊》2007,3(8):109-113
民初晋北乡村作为历史大变革时期重要的社会单元,其生活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领域,还包括劳动生活方式和婚姻生活方式等。且由于晋北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区,故在生活方式上呈现出一些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代耕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宿志刚 《史学月刊》2007,3(9):64-71
抗日根据地的代耕是根据地政权实行的帮助没有劳动力或劳动力不足的抗工属和退伍军人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的制度。在陕甘宁边区,它是诸多优抗措施中最中心的方式。边区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条例和细则,制定了代耕原则、代耕办法、代耕方式及加强代耕的组织领导和思想教育等措施。代耕的实施,对改善抗工属及退伍军人的生活,稳定军心,激励士气乃至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边区的代耕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的政治特征和全民性、长期性等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