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6篇
  免费   20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424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1110篇
  2012年   725篇
  2011年   676篇
  2010年   540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687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A parsimony analysis of the Narmada cranium from central India and a number of other demes and species of Homo concludes that the Narmada hominin shares a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the European Steinheim specimen, than with Asian H. erectus or H. pekinensi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population represented by the Narmada cranium is likely to have had its origins in Europe rather than in Asia. Overall the available evidence supports an ‘Out of Africa’ scenario, as the early Asian hominins belong to a distinct clade which has no extant descendants and thus appear to represent an evolutionary ‘dead end’. The later African and European hominins are defined by a clade including early H. sapiens from Africa.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distinct clades is that the H. erectus lineage is defined by increasing degrees of neuro‐orbital disjunctio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nterior cranial base extension, while the lineage leading to early H. sapien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pposite condition of reduced neuro‐orbital disjunctio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nterior cranial base flexion. While there is also evidence of differential patterns of head and neck musculature between these two clades, they are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Preliminary dating of bovid remains foun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hominin cranium by the gamma spectrometric U‐series dating technique suggests a tentative minimum age of not less than 236,000 years. This is in agreement with evidence from biostratigraphical studies of the Boulder Conglomerate, which place these deposits in the Middle Pleistocene.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52.
本文从现代旅游业的特点出发,运用旅游学的基本理论,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对本省旅游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53.
王有邦 《人文地理》1996,11(Z2):12-15
本文在分析山东农业发展的优劣势、现状、基本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农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与应采取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954.
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文章首先综述了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有关理论,指出了研究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重要意义,接着,作者以南京市为例,在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南京市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及旅游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开拓南京市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5.
李加林 《人文地理》1998,13(2):50-53
该文在对港口城市形态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港口城市形态的演变机制和河口港城市形态的演变规律。并且通过对宁波城市形态历史演变的实证分析,结合宁波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宁波城市形态的合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56.
文章旨在阐述南京市住房改革纲要,通过对住房改革的分析,揭示住房矛盾。强调今后应当重视住房改革引发的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57.
浙北土墩墓遥感考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太湖地区包括浙北地区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古文化遗存分布区,仅浙北地区的土墩墓就有上万个。近四年来的遥感考古工作,已获得不少关于土墩墓的影象特征和土墩墓分布规律等的研究成果。航空遥感照片上的土墩墓的影象大小、色调、灰度、形态等是土墩墓解译的基本依据;同时影象所在的地貌部位,海拔高度是土墩墓解译的重要参考依据。浙北土墩墓主要集中在长兴和安吉两县,湖州市郊的西部也有较多分布,而德清和余杭土墩墓较少。浙北土墩墓的分布类型有山脊型、山麓型和平原高地型;浙北土墩墓就形态而言,有卵圆形、圆形;面积也有大中小之分,大者底径可达50余米,小者仅3-5米;另外就土墩墓的组合而言,有串珠型、集群型和离散型。土墩墓集中分布在海拔50-200米的丘陵缓坡上,海拔略高的平原岗地上也有较多分布,这种分布特征与古地理环境是有联系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地理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958.
中国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兴的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高效产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观光农业将成为城郊休闲旅游的主要形式。本文分析和讨论了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资源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59.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生、特点及其局限性。然后,进一步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东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东亚发展模式与这次东亚经济危机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最后,对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与变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60.
西北干旱区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西北干旱区城市发展现状,系统地分析了其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西北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设想及其对策,为缩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