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2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he paper, by an American geograph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 Chinese-financed residential megaproject (Baltic Pearl) located southwest of St. Petersburg's historical district. Viewing Baltic Pearl as reportedly the largest investment project undertaken outside China by a government-sponsored Chinese consortium, the author places it in the context of state-level Sino-Russian relations and Russian unease over the influx of Chinese migrants and culture. Reflecting the author's extensive field work in St. Petersburg and Shanghai, the focus of the paper is on the way the consortium was forced to adopt interscalar (i.e., both state and municipal/urban) strategies responsive to local conditions, providing a potentially useful precedent and model for Chinese and other investors seeking to penetrate Russia's urban markets.  相似文献   
62.
A noted Hong Kong-based economist addresses the emerging financing problems prompted by debt-laden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More specifically, using the most recent data available, he traces the root of China's local debt overhang to a protracted debt-financed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oom in which several key institutions (the cadre evaluation system, the land management regime, and the banking sector) have created an environment that draws local governments into a land-infrastructure-leverage trap.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resulting high levels of debt may ultimately impede the country's efforts to mitigate structural imbalances in its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H600, H700, P200, P300. 3 figures, 9 tables, 121 references.  相似文献   
63.
左玉河 《史学月刊》2004,1(9):62-71
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在清末“保存国粹”、“复兴古学”的过程中,开始对中国古代学术进行初步整理,肇始了对中国学术遗产进行发掘、梳理、研究和整合之工作。以西方新知、新理、新法整理中国传统旧籍,发明中国旧学之新义,是晚清学术演进之必然趋势。以新知阐释旧学,以中学比附西学,以近代学科体系界定中国旧学,是晚清学者整理中国旧学之基本思路。正是在对中国传统学术不断进行整理和整合的过程中,中国传统学术开始转变其固有形态,逐步融入近代西学新知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64.
战后50年各国政府对华侨华人实施的移民入境、国籍归化、经济、教、社会等政策,各有特色;东南亚国家比较严厉,美、加、澳、新等移民国家相对宽松,其他国家则宽严不一。不少国家根据国内外形势需要,对华侨华人政策做出了程度不同的调整,有关政策虽然仍因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时出现反复,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日趋宽松,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5.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与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丹阳 《史学月刊》2004,3(6):51-59
以往若干史著记载了李大钊曾于1918年在北京发起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但由于史料缺乏,近来多被学者否认。笔者根据当时的报载文章、早年俄国顾问撰写的《中共简史》,并参以当事者的回忆,认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确曾于1918年底至1919年上半年存在过。这个研究会的产生涉及苏俄人士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初期联系与活动。虽然该会的参加人员、活动时间、组织形式都不怎么固定,是一个十分松散的非正式学会,却在中国开启了组织马克思主义团体的先河,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源头。  相似文献   
66.
刘晓琴 《史学月刊》2004,39(8):47-51
晚清留英教育在船政学生留英之前已经开始,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就派遣了同文馆学生赴欧洲游学。之后,历届驻英公使都带有同文馆学生充任使馆随员或翻译学生,在处理外交及使馆事务之外,这些同文馆学生还负有学习的任务,可以入英国学校学习。19世纪90年代总理衙门还制订章程,派遣了两次同文馆留英生。20世纪初,京师同文馆归并京师大学堂改称译学馆后,再次派遣学生赴英留学。同文馆学生留英在整个晚清虽然不多,但也自成一系,是晚清留英教育中重要的一支。  相似文献   
67.
宋德金 《史学集刊》2004,3(4):82-87
忠孝是中国古代伦理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契丹、女真早期本无忠孝观念。辽金建立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 ,儒学的传播 ,统治者的倡导 ,民族的融合等 ,忠孝观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忠孝在辽金及后来元人那里 ,超越了民族、地区和国别的畛域 ,人们对外族、邻国、敌国乃至前朝的忠臣孝子同样表现出尊重和崇敬。 1 0 - 1 3世纪 ,忠孝已成为汉、契丹、女真、蒙古等各民族一致认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强大凝聚力。  相似文献   
68.
最近 ,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研究所出版《古代的交互作用 :欧亚大陆的东部与西部》文集 ,它集中展示了欧亚大陆的考古及东西文化交流的最新成果。 1998年以来 ,剑桥大学举办了 3次大型国际会议 ,内容涉及欧亚大陆史前学、人类学、语言和文化。本书为 2 0 0 0年“史前后期欧亚草原的开发”会议文集。由著名考古学家伦福儒教授作序 ,收入不同国家学者的文章 2 1篇 ,全面介绍了欧亚草原新石器晚期至铁器时代初的考古发现和的研究成果 ;另有部分文章涉及该区域内的植物考古学与人种学的Y染色体DNA分析  相似文献   
69.
战前新马华文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女子教育进步较快,但男子教育和女子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受教育人数、受教育级别、教育经费和教育内容等方面,本文主要从性别视角分析战前新马华文教育的性别差异及其根源。作者认为,华侨社会的教育理念、教育期望和经济成本是造成这种性别差异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70.
华侨华人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力图从国际学术界传统学科体系的分解与整合这一角度来分析建立华侨华人学的现实性 ,并从局限性、可行性、研究对象的定位及辨识标准、研究范围、挑战与机遇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由于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无法进行科学抽象的特征 ,从传统的学术分类来看 ,华侨华人研究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学科。然而 ,学术史的演变表明 ,一些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日益独立出来 ,这为华侨华人学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作者对“华侨华人学”下了定义 ,并提出了建立作为学科分支的华侨华人学的两种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