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9篇
  免费   176篇
  999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383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1124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558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目前学术界在民国侨务政策、侨务工作方面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侨委会,对于海外部仅粗略涉及的现状,依据相关档案及其它文献资料,对国民党海外部的沿革、职能、其侨务工作实绩及与侨务委员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做了分析和阐述。认为国民政府的侨务委员会与国民党海外党部从党政两个权力系统推展侨务工作,二者分工合作,相辅相成。抗战前,以侨委会为主;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太平洋战事发生以及日本推行南进政策后,以海外党部为代表的党务系统在侨务工作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中国近代考古学建立之初,不免材料不足并有先天局限,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壮大,其对中国上古史之重建的作用日益显现。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对旧古史系统进行了摧毁性的批判,傅斯年、李济等人继之而起,开辟了重建之路。傅斯年为重建中国古史提供了体制保证并指明方向,李济则在理论和方法上提出了系统的方案。然而,李济等人限于当时条件,具体实践工作并不理想,而中国大陆考古学者们则做出了切实的贡献。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田野考古学取得极大的成就,苏秉琦等学者据此提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和中国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说",中国上古史重建已进入切实展开的时期。  相似文献   
73.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高敏 《史学月刊》2003,(9):32-36
对《二年律令》中《户律》、《赐律》、《秩律》、《置后律》及《收律》等的制作年代进行考证,证明《二年律令》中的诸律并非制作于同一时期,从而为正确运用《二年律令》提供了可供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74.
徐州狮子山汉兵马俑遗址自1984年12月发掘以来,俑坑一直未进行很好的防水加固保护,致使汉兵马俑长期处于饱水状态,甚至浸泡在水中。汉兵马俑受潮后,出现了陶俑涨开、泛碱,彩绘脱落,陶质酥解、粉化等病害。2007年,南京博物院联合宜兴太湖防渗修缮加固工程有限公司对狮子山汉兵马俑俑坑进行了防水加固保护,通过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俑坑达到了不改变原状和防渗的技术要求,使汉兵马俑免遭水的侵害。  相似文献   
75.
西周晚期至东周之初是早期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受西周晚期社会政治变动的影响,该时期的历史表述产生了诸多重要变化。其一为表述主题发生转变,由原来侧重表述天命、族群及周王朝的发展,转而侧重贵族家族或诸侯功业等主题,开东周诸侯国史述作之风。其二为历史表述的内容与主旨渐趋丰富多元。西周衰亡刺激时人反思历史,审视时政,开始就历史动因提出不同的解释模式,实即私人述史的一个开端。其三为述作群体扩大,人数较多的中下级贵族及普通士阶层开始成为历史表述的主体。部分贵族士大夫摆脱旧观念的约束,就历史与政治发表看法或讴歌主君,"君子作歌"之风由此而起,实为春秋家史兴盛局面的滥觞。  相似文献   
76.
黄林纳 《中原文物》2012,(2):104-108
2011年12月21~23日由河南博物与台北历史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中原两周列国考古与文化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各地的学者参加此次会议。会议总结了两岸学者对辉县琉璃阁甲乙墓的研究成果,回顾了近十多年来两周考古的新发现,讨论了学术界目前关于两周考古的热点问题。此次会议是两岸携手对甲乙墓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对近十多年来两周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的一个检阅和总结。  相似文献   
77.
考古出土的漆器中,除木胎之外,有自铭“革园”的皮革与麻布为胎的漆器,有自称为“布”“绪”“纻”的麻布胎漆器,有自铭“布缯”的麻布和缯帛(一种丝织物)为胎的漆器,以及麻布夹贴于木胎之上的“木侠纻”漆器。作为夹纻胎漆器其中的一种类型,“木侠纻”漆器与“布胎”漆器在制作工艺上是否不同,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技术演变关系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本工作以2011年10月淮北市出土的一件东汉时期的耳杯为例,采用超景深视频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SEM-EDS)等测试手段进行研究,深入了解汉代“木侠纻”漆器的工艺特点。显微结构观察发现在器物木胎与外层漆灰之间有着清晰的织物平纹组织结构,织物层的厚度仅占整体厚度的11.4%,远低于同尺寸“布胎”耳杯织物层所占的比例(后者一般在50%以上)。成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髹漆材料为传统的中国大漆,红色漆膜呈色颜料为朱砂,织物材质可能为苎麻纤维,漆灰成分为SiO2、NaAlSi3O8和Ca8H2(PO4)6H2O等常见物质。上述研究结果说明,比较汉代“木侠纻”漆器工艺与“布胎”漆器,在髹漆材料、呈色颜料以及漆灰中矿物质成分等方面并无区别,仅在织物层的厚度所占胎体尺寸比例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同时,本研究中发现“仅在木胎一侧贴附麻布”的做法与文献记载的“两麻布夹贴于木胎之上的木侠纻”工艺并不完全一致。 文章首次采用科技手段从制作材料、髹漆工艺等方面揭示了汉代“木侠纻”制作技术。事实上,从厚木胎斫制到薄木卷制成型,再到以布为胎,胎骨的变化见证了古代漆器水平的进化历程。从考古出土的漆卮、樽可以发现,薄木卷制而成的器型在两端的连接处仅依靠生漆或其他材料,其本身的结构并不牢固。古代漆工们为了防止木胎开裂,在接口处的木胎之上粘贴织物。这种借助于植物纤维的拉力增强木胎牢固性的技术即为“木侠纻”。当然,“木侠纻”工艺是否直接催生了“布胎”漆器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但至少从传统手工业技术发展的规律可以进一步窥探两种工艺之间的借鉴或启示。时至今日,这种工艺在今天的家具、屏风制作中依然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8.
王巨禄 《攀登》2007,26(1):152-154
广播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体一样,具有文化政治化和经济产业化双重属性。当前,面对西方文化产品及其经济发展的双重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和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79.
苏海红 《攀登》2007,26(2):140-143
藏区是中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生态区域,更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避免扶贫和生态保护单一政策的制度缺陷,发挥二者间制度安排的联动效应,选择统筹发展路径,是藏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南补习 《攀登》2007,26(2):156-157
儒家文化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伦理中心主义。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一书升华了儒家文化的道德伦理价值观,提升了儒家文化的“大公无私”思想和“义”“利”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