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4篇
  1225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钟维维  裘瑜  陈佳颖 《神州》2013,(8):161-161
Colors are embodied with different meanings and symbol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Not only should we understand their basic and literal meanings, but also we should focus on their deep contents in symbolic meanings, because their symbolic meanings vary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ymbol of colors are due to different cultures and history backgrounds as well as aesthetic psychology. 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pproaches the symbols of colors represented in the two different cultur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colors, which can help us understand culture difference in colors better dur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982.
    
In 2013,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ities in World History, edited by Peter Clark, was published. Its 44 chapters (a total of 882 pages) aim to develop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urban history comparatively and over long spans of time. The authors of the four chronological chapters on Chinese cities attempt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goals: to examine the diversity of Chinese cities over tim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urban development in general, and to illuminate how changing Chinese cities and urban networks reflect and influence world trends. This essay discusses how the Oxford Handbook can serve as a guide and resource for meaningful urban comparisons and also highlights some of its limitations. It compares the Oxford Handbook to a similar volume,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n Cities of the Global South, published in 2014. The essay encourages scholars of Chinese cities to consider widening the scope of their comparisons and contribute to scholarship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ystem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983.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zooarchae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Longshan period sites of Taosi and Zhoujiazhuang (ca. 2300–1900 cal. BC) in southern Shanxi Province, China. We compare the faunal record at both sites in terms of the proportions of wild and domestic taxa; the slaughter patterns for the main domesticates; the types of bones used to produce utilitarian and decorative bone artifacts; and the types of bones used for ritual oracle bone divination. Differences in the faunal records at Taosi and Zhoujiazhuang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specialization and early urbanism. Our research also provides clues about how sheep and cattle pastoralism was initially adopted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during the late 3rd millennium BC.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84.
薛红焰 《攀登》2009,28(5):18-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非凡的理论特性,体现出这一理论体系重大而深远的创新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性和创新意义,承载着新中国60年的发展和启示,展示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985.
瞿林东教授勤于笔耕,著述丰富。他在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的基础上,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研究又表现出特殊的重视。近十多年来,不断发表关于20世纪中国史学的长篇大作,在史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瞿教授选取有代表性的论文24篇,另选2篇作为附录,结集为《20世纪中国史学散论》(以下简称《散论》)。  相似文献   
986.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和中国政府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提出并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为两岸关系发展确立主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对一个中国原则作出新的表述;致力于促成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明确提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论断;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千方百计做好"人心回归"工作;把握先机特别是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有效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成功开启两岸政党交流并恢复两会商谈,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这些新主张、新举措的提出和实施,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87.
1885年洛士丙冷虐杀华工案发生后,中方一直坚持惩凶、赔偿和保护三个处理原则,其后又根据事态发展,将交涉重点集中到了赔款上。在赔偿交涉中,清政府始终坚持在国际公法下以外交手段解决中外纠纷的原则,驻美两公使苦心竭虑,不避繁难,有礼有节,不懈努力,终于获得美方14万元美金的赔偿,并藉此清理了其它虐杀华工的旧案,这是中国近代中外交涉中第一起通过外交努力获得外国赔偿的案例。但是,洛案的赔偿没有形成对受害华工损失的制度化赔偿,没有从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角度形成对华工更好的保护,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排华的社会舆论与社会意识,排华运动最终成为中美关系上一段极不愉快的记忆。  相似文献   
988.
从马华两大族群的经济和教育发展切人,探讨了马亚西亚减少族群暴力冲突,维持族群相对和谐与社会相对稳定的深层原因。马来西亚在各种族群矛盾交织和冲突的情况下,得以维持族群相对和谐与社会稳定,一个主要原因,是马华两族,或该国大多数国民的经济生活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得到了基本的满足。  相似文献   
989.
移民网络与侨乡跨国移民分析——以青田人移民欧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移民网络理论,并运用移民网络理论分析了侨乡青田移民网络的形成、特点、演变、运作机制、发展趋势及其对移民潮的影响,认为移民网络是青田移民的主要途径,是侨乡的重要社会资本之一,也是侨乡移民潮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移民的发生、方向、过程和持续都是由移出地和移入地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历史条件促成的,当条件产生变化,移民雪球滚动的速度自然会发生变化,或加速,或减速,甚至停滞。  相似文献   
990.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思想,为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还就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个人与社会关系、社会运行规律、社会自杀问题、马尔萨斯人口论等社会学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产生提供学术的基础.陈独秀的社会学思想以中国社会为研究重点,注重研究中国的社会组织、社会阶级结构、社会阶层等理论课题,这为开创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奠定了研究的框架体系.陈独秀是中国马克思主叉社会学的先驱,在中国马克恩主义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