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8篇
  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曾鹏 《人文地理》2008,23(4):58-63
中国十大城市群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因此,研究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通过构建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因素分析与分类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科学评估及比较,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四大集团的非均衡区域差异分布。同时分别提出了缩短领先型集团、挑战型集团、追赶型集团、后进型集团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非均衡差异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72.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1):143-146,160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一书,于2019年9月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共6章、15万多字,记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示了党和国家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真实写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梳理新中国历史经验的优秀读物,该书可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新中国史,并且已经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学习新中国史的重点教材之一。  相似文献   
973.
采用全球媒体报道事件大数据,依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距离衰减理论,构建国家影响力评价模型,揭示中国在全球国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刻画其国家影响力的演变轨迹和影响空间拓展的过程,并挖掘海量事件背后隐藏的宏观格局形成的微观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1980—2015年,世界大国影响力指数呈现良好的时空惯性,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是国家影响力指数高值的分布区域。②中国国家影响力指数的提升主要依靠其经济实力的增强,提升过程表现出“先平稳后快速”的阶段特征,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对外开放和外交政策特征。③与中国发生事件联系的国家(地区)基本实现全球覆盖,2015年体现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影响作用的大幅上升。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宏观因素,与发达大国的耦合关系、主动的对外联系、政府主导的国际合作是中国国家影响力提升的微观事件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74.
劳资协商会议是党和政府调解劳资关系的重要制度,它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为基本原则,对调解劳资关系、恢复发展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中央和河南省的指示精神,1950年,郑州市积极设立劳资协商会议,为私营工商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五反”运动后,郑州市的劳资协商会议对缓和劳资关系、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5.
From a hermeneutic point of view, understanding is always conditioned by one's own horizon and perspective. as the great poet Su Shi remarks, we do not know the “true face of Mount Lu” because what we see constantly changes as we move high or low, far off or up close. But the point of the “hermeneutic circle” is not to legitimize the circularity or subjectivity of one's understanding, but to make us conscious of the challenge. How do we understand China, its history and culture? What should be the appropriate paradigm or perspective for China studies? More than twenty years ago, Paul Cohen argued for a “China‐centered”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Chinese history, but to assume an insider's perspective does not guarantee adequate understanding any more than does an outsider's position guarantee emancipation from an insider's myopia or blindness. By discussing several exemplary cases in China studies, this essay argues that neither insiders nor outsiders have monopolistic or privileged access to knowledge, and that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their dynamic interaction beyond the isolation of native Chinese scholarship and Western Sinology may lead u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nd its history.  相似文献   
976.
The processes that led to the transition from small mobile groups of hunter-gatherers in the Late Pleistocene to sedentary communities of the Early Holocene in north China are poorly understood. The Donghulin site in Beijing was occupied at the onset of the Holocene, and excavations have revealed a rich archaeological record for investigating the changing subsistence strategies during this transitional period. A functional study of two grinding stones (a slab and a handstone) near a burial dated to 9220–8750 cal BC at Donghulin investigated the range of plants exploited during this early occupation period. Starch residues indicate that the grinding stones were used for processing plants, and confirm processing of acorn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cidence of oak in the pollen record. The usewear, with only rare patches of developed polish, suggests that plant parts of low silica content were processed, although usewear on the handstone suggests processing of two or more plant tax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use of grinding stones to process plant foodstuffs, particularly acorns, may have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subsistence strategy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to sedentism and agriculture in some parts of north China.  相似文献   
977.
铁路与1912~1937年间的豫北工矿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初期,铁路在华北兴起并形成网络之后,加速了华北内陆与沿海通商口岸经贸交流的进程,推动了内陆经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由此,豫北的工矿业发生了极富时代特色的变动。由于自然经济依然存在,这一转变过程表现出很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通过对豫北近代工矿业发展的具体考察,揭示了华北内陆区域经济由传统向现代演变的主要特征及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78.
对中华民国外交史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的日益增进和大量新史料的公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无论是对事实的梳理还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都有明显改观,外交史研究在客观性、科学性、严谨性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学术视野的进一步扩大,未来的民国外交史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979.
善治视野下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序明 《攀登》2010,29(4):68-72
善治作为一种新的治理,给政府管理改革带来了机遇,也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带来了新的要求。善治要求调整党政机构的设置,实现党政关系运转的有效性;要求理顺党政职能的定位,提高党政关系信息公开的透明性;要求规范党政运作的方式,实现党政关系规范的法制性。  相似文献   
980.
历史时期南方山区经济开发的进程,可区分为三个阶段:(1)自原始稻作农业起源,至2世纪末,南方山区的经济形态以采集渔猎为主、原始种植农业为辅;(2)自六朝至北宋末,低山丘陵地区的河谷、山间盆地逐步被开垦成农田,局部地方形成了梯田,建设了中小型农田水利,但刀耕火种性质的烧?仍是南方山区主导性的垦耕方式;(3)自南宋以迄于明清时期,浙闽山地、南岭山地、川东丘陵山地、粤桂山地、秦巴山地渐次得到全面开发,特别是明清时期,各省际交边山区成为主要开发对象,山地利用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