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12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徐光寿 《安徽史学》2007,(5):117-120
马启民、任纪虎先生认为拙作《陈独秀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及特点》①在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深化改革等三个问题的论述方面,对陈独秀思想予以拔高,不符合陈独秀的本意,提出要与我商榷。其实,这些论述反映了陈独秀的真实思想,也是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中最具理论意义和现代价值之处。另外,拙作并不存在逻辑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陈寅恪与牛津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寅恪曾被牛津大学聘为汉学教授 ,却终未到任。中国中英文化协会和英国利用庚子赔款建立的大学中国委员会在聘任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陈寅恪赴英受阻是由于战争令交通中断的说法并不准确 ;令陈滞留香港的很可能是当时一些中国外交官掺杂了政治和外交因素的做法。英国汉学家修中诚与陈寅恪商定在牛津大学开展中国历史研究的计划和有关信件 ,展示了陈寅恪的学术抱负。  相似文献   
123.
陈是元末明初一位颇有影响的史家 ,其学既有家学渊源 ,也承诸黄震之学。他有多种史学作品传世 ,而《通鉴续编》为其代表作。陈史学集中反映了在史学日趋理学化情况下儒家学者们的治史旨趣。对陈史学作深入研究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元明时期史学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