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篇
  免费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广州城市环卫制度的构建随着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变革而展开,经历了从清末新政以前的缺失,到新政以后至1920年代逐渐形成的过程。与此同时,广州城市环境卫生的整治,在形成中的环卫制度指导下,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转变。从此以后,广州市的环境整治由民间的无序行为,走向以政府或政府指导下有序的法治化轨道。清末民初广州市的城市环卫制度与环境整治方式的改变,对民国时期乃至新中国初年的广州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认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大运河一直是炎黄子孙所珍视的文化遗产。近年来的申遗热,更促使学界将大运河纳入世界遗产的范畴之中进行全新的认识与研究,同时国际重要的遗产研究团体也对大运河这一特殊案例给予了多方关注。当前学界对于大运河遗产的特点与价值等重点专题都展开了热烈地探讨,但与世界遗产理论体系并没有充分地接轨。因此,有必要从世界遗产体系中已有的相关文件在对大运河价值评估中产生的问题出发,探索"文化线路"对于大运河特质识别和价值研究的理论指导,从而发掘出对大运河遗产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3.
关于西宁市社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琴 《攀登》2010,29(1):104-107
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展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而从目前西宁市社区发展的现状来看社区建设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4.
春秋郢都无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郢都故址所在,至今尚未解决,被学界认为有可能为楚郢都故址的江陵纪南城、当阳季家湖古城和宜城楚皇城,作为春秋早期楚始都之郢的可能性都不大。春秋郢都故址至今未能找到,应是被"城"所蔽。结合文献分析及考古实证,可知春秋郢都并没有城,没有城垣遗迹,只是一个大遗址。  相似文献   
85.
水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严重水灾可能会酿成"城毁人亡"的悲局。历史上徐州饱受水灾之苦,特别是黄河决口南徙打乱了原本水系,使得境内水灾频仍,经济和社会发展受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城市的衰落。但另一方面,沂、沭、泗以及故黄河所带来的便利灌溉条件则促进了境内古代农业生产;而运河开凿又使徐州处于全国重要的水运枢纽位置,因此带来商贸繁荣、工业发展、人口集聚和城市兴盛。本文在对历史上徐州水系变迁、尤其是水灾频发及其产生原因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境内水环境变化对徐州城市兴衰主要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黄河对徐州水系变迁和城市兴衰影响巨大,直接时间持续近700年;②良好的水环境对历史上徐州境内工农业生产、商品贸易和城市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城市的繁荣兴旺与农田水利的风调雨顺、水上运输的川流不息往往处于同一个时期;③建国后徐州境内水系得到逐步治理与恢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京杭运河(徐州段)实现全年通航后,其城市发展的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打造山水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6.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及案例分析对加拿大多伦多华人超市的发展、空间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伦多华人超市从原先市中心的中国城向周边地区有明显扩散。多伦多华人超市的发展与加拿大华裔移民的增加有很大的联系。大量华人对中国食品的眷恋成为华人超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空间分布反映出华人生活范围在不断扩大。而商业店铺租金、政府的税收制度等也促进了华人超市的发展及空间格局变化。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过分强调通过个人努力而实现自我成功,缺少团结合作。因此,尽管华人超市在数量上已经与本地部分连锁超市旗鼓相当,但由于华人超市处于各自为营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华人超市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城市空间认知影响因素分析与认知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论文基于北京城市空间认知调查问卷数据,引入居民属性等16个变量,利用二值Logistic回归方法,提炼出23个认知地点整体以及交通节点、商场、休闲地三种类型地点的认知影响因素。发现:第一,不同类型地点的认知率影响因素存在异同,其中,存在职住变更是最为显著的共性因子。第二,各类地点中的显著影响因子对认知率的作用大小有明显差异,年龄46-55岁变量是23地点认知率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交通节点和商场认知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就业内城四区,而就业地与休闲地距离小于等于6km变量对休闲地认知率的影响最大。第三,各类模型中的影响因素类型不同且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异,故具有不同属性信息组合的居民认知率不同。  相似文献   
88.
ABSTRACT. The discourse on the integr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Netherlands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his article analyses how discourses in politics and academia have revolved around changing emphases upon the social capital processes of ‘bonding’ of individuals within groups and ‘bridging’ of individuals to the wider society. Four episodes of discourse and policy may be distinguished: denial of being a country of immigration until the 1970s; the Minorities Policy in the 1980s; the Integration Policy of the 1990s; and the rise of a more assimilationist discourse after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 The country thus began in the post‐war period with a pluralist perspective toward integration rooted in the traditional religious and ideological ‘pillarisation’ of society, shifting first to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then to an integrationist and, finally, in the new millennium, to an assimilationist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89.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 development and local changes and also analyzes long-term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Netherlands and Northwest Germany. Spatial patterns of population growth over the period of 1500–2000 are interpreted from a world-systems perspective. Initially, the coastal regions profited from the emerging trade-based agricultural world-system. Later, state formation enabled some of the previously developed regions to regain positions that were formerly lost. A seesaw of development between land and sea-based regions characterized the first two periods of the world-system. An additional seesaw between concentration in national cores and expansion toward the periphery characterizes the last two periods.  相似文献   
90.
This paper considers Frobisher Bay and Inuvik, two Canadian Arctic towns, as examples of the high-modernist planning that swept the globe during the middle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ut also Cold War projects reflecting a sudden interest in the Arctic as a region of military significance. Building on the framework provided by James Scott in Seeing like a State (1998), the paper detail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Cold War militarism before turning to the strikingly parallel case studies. In each instance, federal officials proposed ambitious urban models designed to simultaneously overcome the hostility of a northern environment and catapult native northerners into conditions of modern living. While the limits and failings of such schemes varied by location, both sites were also laboratories for social scientists employ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document and analy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Arctic. The work of these scholars represents a particularly rich and complex record of governmental interventions, tied variously to Cold War imperatives, in northern lives and landscapes at a time of great faith in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modern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