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Since the 1980s, “strange” microwear traces were found to occur on flint blades from sites in the Near East from the late Neolithic and occurring in great abundance by the Early Bronze Age. Although these were considered by archaeologists to be sickles because they had visible gloss on their edges, their use-traces could not be reproduced in harvesting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in the field. Subsequently, several lines of evidence were used to study the blades, including not only direct observation of microscopic wear traces, but also Near Eastern cuneiform texts from the third and second millennium BC describing agricultural instruments and analogy with ethnographic and experimental reference material. We found that these tools and their traces best matched traces on flint used to arm the underside of a tribulum (threshing sledge) for threshing grain and cutting straw. We built a replica of the tribulum described in cuneiform texts from the Bronze Age, using copies of the Bronze Age blades, and used this instrument in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462.
自2019年12月,三星堆遗址启动全面的勘探工作,相继在祭祀区新发现6座祭祀坑,为制定科学的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需在考古发掘之前对地下文物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一号、二号坑出土物情况,以金属埋藏物为探测对象,使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电磁法先期通过实验获取经验值,然后再对祭祀区进行详细探测,并与实际发掘结果比对,说明电磁法对青铜器探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前期考古发掘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63.
年在山西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中,追缴回一件汉代鎏金银青铜瓶,瓶内为一层木质内壁,是一件结合了木胎掏刻、分体铸造及鎏金银工艺的珍贵文物。 利用超景深视频显微镜对铜瓶表面及内层木胎进行表面形貌的显微观察,以获得制作过程遗留的微观痕迹;X射线探伤对铜瓶整体进行透视拍照,更准确地观察其内部构造;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铜瓶外表面足部、腹部及颈部等关键部位进行合金成分分析,以确定其外表面装饰工艺,并以此还原其完整制作过程。结果表明,铜瓶为分体铸造工艺,流程为制模、制芯、制泥质外范、铸造、掏刻木胎、套装和鎏金银。铜瓶为上下两部分,中间以铜箍上子母扣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铜瓶本体材质为锡青铜,外表面金色部位为鎏金工艺,银白色部位为基于金层的鎏银工艺;瓶内的木胎为整块木材掏刻制成,而非拼接。 本工作选取了形制与工艺均较罕见的木胎鎏金银铜瓶,完整解释其工艺流程,结合青铜工艺发展史对研究结果进行印证,为此类工艺复杂且形制罕见的青铜酒器的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4.
美国Devcon铜质修补剂,系用青铜粉作填充物,与性能优良的树脂及固化剂构成的双组分修补剂。树脂与固化剂调配方便,一经混合便产生放热式的化学固化反应。通过修复虢国墓等地的青铜器表明用这种修补剂修复青铜器效果颇佳,固化快,粘附力强;可塑性好,没有流淌和坍落的现象;坚韧性强,一般器表填补16h(夏季4h)后,便可锉磨,錾刻纹饰,是一种较理想的铜器修补剂。  相似文献   
465.
中国古代的铸钱工艺从先秦至六朝皆系范铸工艺,隋唐以后采用砂型铸钱并一直沿用至清代末年。在这两种工艺之中应当有一个技术过渡期,从目前田野考古发现的铸钱遗址看,这个过渡期应在六朝。对于批量铸钱而言,范铸法铸钱技术最高形式即为叠式浇铸,而叠铸技术水平最高者,莫过于萧梁时期的双面纹叠铸范,它不仅以省工省料见长,并且一套范一次浇铸的钱数可达到500枚左右,这是汉代叠铸钱工艺无法实现的。本工作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萧梁时期的无榫卯双面纹叠铸钱工艺的可操作性,力图阐明六朝萧梁时期铸钱工艺中制模制范技术的先进性,以及与汉代传统叠铸钱工艺的技术比较。  相似文献   
466.
200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西丰县东沟遗址和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灰坑25个、灰沟4条、墓葬11座。遗址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和铁器,其年代为战国至西汉初期。墓葬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依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组合等,推测其年代为春秋末至战国初。  相似文献   
467.
不破坏分析法是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最有希望的一种方法。X-荧光不破坏分析法已广泛用于多种合金的分析,但在国内把这种技术应用在古青铜的分析还不多,已发表的工作还是以放射源激发为主。由于放射源强度的限制,对小含量组分(例如含量为千分之一以下)分析还存在一定困难。X 射线管激发可进行小岔量组分的分析.但由于轫致辐射引起的高本底.影响了灵敏度的提高.采用 X-射线结合二次靶激发,通过对青铜标样的研究.以降低本底.提高方法灵敏度.并与放射源激发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68.
残缺是出土青铜器常见的病害。传统青铜器完美修复通过手工制作补配件后连接固定的方式进行,这样的修复方式周期较长,一旦修复后不便于拆解,且掩盖与改变了部分原文物有价值的破损信息。随着3D打印精度与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打印材料的推陈出新,3D打印早已从单一输出树脂材料发展为多材质复合输出的方式,其中以直接金属增材为主的金属3D打印以及3D打印结合铸造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青铜文物修复技艺得到了更为科学而有效的发展。本工作通过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经过"改制"的商代晚期兽面纹青铜斝的修复案例,对"完美复原式"的传统青铜器修复方式进行新的探索,将可拆卸式补配方式结合3D打印铸造的方法,融入到文物修复流程中,在补配残缺器物的同时,不对文物本体产生干扰,保留具有研究价值的"改制"痕迹,在最少干预性与展陈效果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使得传统文物修复变得更为安全、精准与有效。  相似文献   
469.
为研究战国铜编钟饰金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无损检测系统等分析仪器,对四川博物院藏战国铜编钟表面饰金纹饰的形态结构、成分和工艺特征等进行科学分析。形态特征显示:编钟表面有开槽,金丝填充于凹槽内,金丝表面存在明显间隙,部分金丝可见涂抹痕迹和边缘流挂痕迹,纹饰附近的基体上有金色颗粒残留。金丝表面未发现捶打或剪裁等加工痕迹,表明编钟装饰的金丝与传统错金工艺使用的金丝存在明显差异。金丝的成分分析结果显示:Au含量大于91.6%,Ag含量为1.0%~4.0%,Hg含量为0.5%~6.0%,且剖面可见大量孔隙结构。从金丝的形态特征和成分推测编钟采用了凹槽鎏金工艺进行装饰,开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鎏金的附着力。此项工作不仅可为开展巴蜀地区青铜装饰工艺研究提供珍贵的数据支撑,也可为我国古代青铜装饰技法研究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70.
深圳博物馆藏郑公大墓出土蟠螭纹铜鼎入馆前已进行过保护修复处理,但保护修复记录资料缺失。现因年代久远,原保护修复材料老化和保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又出现左右两足从原焊接处断裂、脱落,以及多处裂隙等病害,亟待再次保护修复处理,以恢复器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并提升展示效果。本工作利用X射线探伤、X射线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该铜鼎的材质组成、制作工艺、早期修复材料、处理方法,以及病害情况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铜鼎本体材质为铜、锡、铅三元合金;器身遍布补配、焊接修复和随色作旧痕迹,且分布有多条裂隙。补配材料为黄铜片(口沿局部白色补配材料为混杂有钾明矾的石膏,且已酥粉);焊接材料为铅锡料;未发现氯元素。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认知该文物的价值、科学评估其保存现状和病害程度,以及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再保护修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