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中国西部省会城市中心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心性是反映城市为其以外地区提供服务能力大小的指标,也是衡量城市中心地位高低的重要依据。文章在借鉴国内城市中心性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984年、1995年和2001年西部省会城市的中心性指数;然后,根据不同时期中心性指数的变化,分析其中心地位的消长涨落;根据2001年中心性指数的大小,划分其中心地位的等级体系,并据此对西部省会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组织格局做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232.
城市社区党的建设是新世纪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北京市作为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开展得比较早的城市之一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我们进行了历时近 8个月的调研活动 ,对此提出一些看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33.
向志强  孔令锋 《人文地理》2001,16(4):53-56,33
本文对区域发展差距的传统理论进行了回顾,并通过对内生性增长理论的介绍和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提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充分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234.
古人认为山为神灵傧居之所,川则通达于山之涂,大邑国都是承天命之处,而天子则以事神祭祀恪谨天命为主任,为本职,“国必依山川”说的正是大邑国都依山傍水,以便于君主上通于神明,以神道政教天下。学者们以经济原因解之,以今度古之论也。  相似文献   
235.
李少兵  王莉 《史学月刊》2005,12(3):100-105
20世纪20年代,瞿秋白等人提出了官僚资本的概念。抗战胜利前后,共产党人有了“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提法。1949年建国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基本延续了此前的定论。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学者开始对“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作用提出不同看法。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除深入研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扩张的过程和途径、国家资本如何转化成了官僚私人资本外,不少人认为就性质而言,“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实际上含有国家资本和官僚私人资本两重性质。  相似文献   
236.
中国当代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与社会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婕  胡滨 《人文地理》2012,27(5):6-12
趋势和比较分析我国人口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表明我国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远滞后于空间城市化。其实质为社会、文化、制度的构建与经济增长的不同步,究其缘由,除了政策制度的因素外,资本和权力的勾连以及"经济达尔文主义"是其"质料因"和"动力因"。这种对城市化经济性的过度追求必将带来土地金融危机、社会极化、空间区隔和"原子化社会",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缺乏尊严感和安全感,集聚社会风险。因此,城市化发展应从规模的追求转向到对质的追求,构筑一种"城市如家"和"充满选择机会"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237.
Does morality policy exist? A growing body of scholarship has examined the ways that the politics of so‐called “morality policy” (e.g., abortion regulation, same‐sex marriage policy, and capital punishment) differ from the politics of other types of policy. In this literature, morality policies are assumed to be distinctive in that they generate conflicts of basic moral values, do not lend themselves to compromise, and are widely salient and technically simple. Using an email survey of morality policy scholars and a telephone survey of just over seven hundred Illinois residents in 2005, we test this assumption. We find that citizen responses about these policies vary along three of these four characteristics, just as morality policy scholars predicted. Thus, morality policies do exist, as assumed by these scholars. Our analysis also suggests some potentially fruitful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morality policy and other policy typologies.  相似文献   
238.
Small firm finance and economic geograph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irm finance is something of a ‘black-box’in economic geography, a largely take-for-granted aspect ofproduction. Focusing on small firms, the paper argues that firmfinance warrants analysis, not simply to ‘add’ toknowledge and to form another sub-discipline of economic geography,but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and refine our understandingof uneven developmen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neglect of firmfinance in economic geography and highlights some of the contributionsof literatures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Finally, the paperoutlines three points of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se disparate,usually disciplinary-bound, literatures in business, economics,and economic geography: the place-bound nature of firms, thesocial character of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hird, the powerrelations and asymmetries inherent in financial relationships.These intersections are used to critique existing small firmfinance literatures and to outline the contours of an emergingresearch agenda in economic geography.  相似文献   
239.
公廨本钱制是唐政府实行的一种主要的官营高利贷商业,起初有着借以削弱和控制富商的目的。高宗永徽、麟德之前,公廨本钱制实行于京师诸司,置本收息以充京官俸料。之后,自京师推广到各地诸府州县,并在安史之乱后进一步得到发展,呈现出本钱来源更加多样、息利用途更加广泛、因事灵活设置、规模不断扩大的显特点。在经营管理上,安史之乱以前,尚书省刑部之比部司及内外诸司勾官构成公廨本钱的行政管理系统。安史之乱后,比部系统的管理职能削弱,中书门下、御史台以及由宦官掌领的诸司诸使诸军纷纷染指公廨本钱,表现出多头共管、经常变动的显特点。  相似文献   
240.
包括港澳台资本及东南亚等地的华人华侨资本在内的海外华资,一直是中国外资引入的主力军,对中国大陆,尤其是广东侨乡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广东侨乡为例,论述了海外华资对侨乡的投资进程,并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出发,试对这一资本流入进程进行理论阐释.而且,通过对广东侨乡的分析,探讨海外华资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