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篇
  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is essay discusses Gregory of Tours' claim that literary culture was in decline in light of the considerable quantity of poetry and letters composed by Merovingian authors. Scholars have come to appreciate the importance of letter-writing for historical inquiry, yet the contrast between Gregory's assessment and aristocratic literary activity remains under-explored. This essay discusses fifth-century precedents and examines the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that occurred in the literary transition from late Antique to early-medieval Gaul. It examines the place of literary culture within Merovingian elite friendship networks, focusing on the interconnected writings of three Merovingian authors. Venantius Fortunatus was an Italian-born poet who spent most of his career writing for Merovingian elites. The royal officials Dynamius and Gogo composed letters found in a compilation of sixth-century letters called the Epistolae Austrasicae. Using the letters and poetry of these three writers, this essay argues that literary skill facilitated the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onnections across distance and was a necessary part of elite identity. It shows that Gregory of Tours' dramatic rhetorical claim did not reflect the true state of literature in Gaul.  相似文献   
72.
73.
74.
The study explores th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the Late Krotovo (Cherno-Ozerye) – a Middle Bronze Age culture in the Irtysh drainage. The Late Krotovo culture emerged in the late 3rd – early 2nd millennium BC in the Baraba forest-steppe as the final stage of the Krotovo culture proper. The people associated with the Late Krotovo were natives influenced, first indirectly and then directly, by the Andronovo (Fedorovka) tribes. The Andronovo impact is mirrored by the material culture, burial rites, decorative art, and paleogenetics. The outcome of the interaction constitutes a new archaeological phenomenon, represented by sites such as Cherno-Ozerye-1 and Tartas-1.  相似文献   
75.
76.
用典除了增加语言表达效果、增加语言审美因素等作用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传承发展文化。但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只是看到了用典的前两个作用,而对于它的第三个作用则视而不见,以致出现了反对用典的现象。正如本文所举著名三钓典故所展示的,用典既是一种传递,也是一种启发,还是一种讨论,正是通过不同形式的用典,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才越来越丰富充盈,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越来越具有活力。任何一个用典的行为,都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表达、语言修辞问题,不是一种简单的无意义的陈词滥调和掉书袋行为,更不是一种所谓守旧古板的体现,它和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息息相关,在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建设博物馆数字化的科普平台,加强了对馆藏文物的保护能力,促进了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教育和传播功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工作将介绍其构建方法:采用全景拍摄、三维扫描等数字化信息采集技术,对博物馆建筑的内外景、重点馆藏文物进行信息采集,构建虚拟的历史遗迹遗存、网上博物馆,将实体博物馆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提供身临其境的虚拟参观服务;采用二维码、电子标签、混合定位等技术,为现场观众提供自助音视频文化科普导览服务;策划制作面向广大青少年的反映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4D影视科普作品及建设面向普通观众开放的博物馆4D动感影厅工程播放系统,以此构建博物馆数字化科普平台。  相似文献   
78.
茑屋重三郎是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的著名出版商。他从书店经营开始逐渐涉足书籍出版,在激变的时代浪潮中虽几经大起大落,但凭借着高瞻远瞩的策划能力和敏捷的才思,终于成长为屈指可数的出版界巨子。既是商人,同时又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两相结合使之具备了卓越的识人辨才的能力。他一生中发掘并培养了诸多浮世绘画师和通俗文学作家,出版发行了数目众多的浮世绘作品和文学作品,在江户中后期的文学史、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相似文献   
79.
皖南上海小三线职工的民生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小三线分布于皖南和浙西数百公里的山区,从1965年兴建到1988年移交结束,前后历时24年,人数最多时达到7.2万余人。小三线作为上海的后方基地和经济"飞地",自成一个社会体系。如何保障数万人的日常生活,解决他们面临的婚姻、户口、医疗、教育等问题,是小三线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也关涉到沪皖两地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各项政策与协调。民生问题是研究小三线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政策时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0.
联庄会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河北省沦陷区的联庄会是日伪拼凑的乡村"群众自卫组织",是"乡村协同体"建设的重要形式。实质上河北沦陷区联庄会是日伪对付中共领导的敌后人民抗日战争而精心组建的伪组织。中国共产党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为指导,对联庄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争取工作。探讨河北省沦陷区联庄会的建立和主要活动,以及中共争取联庄会的斗争,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华北沦陷区日伪统治和华北沦陷区抗日活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