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篇
  免费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This article evaluates Jonathan Lear's account of radical hope in light of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acceleration. According to Lear's philosophical exegesis of the life of the Crow Nation's last chief, Plenty Coups, radical hope is hope based on the conviction that the world's goodness transcends but includes the goodness of human culture. Such hope enables a culture to persevere in the face of its own collapse through political humility, by which a culture draws on the resources of other cultures in order to revive itself. Social acceleration—which results in the warping of our sense of time as tensed betwee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demands a more primordial form of radical hope, based on the affirmation of the world's own temporalities as simultaneously resisting and sustaining our own cultural temporalities. This in turn involves a more self-critical form of political humility.  相似文献   
142.
李强 《安徽史学》2016,(4):133-139
临淮关凭借传统交通与商业中心的地位,成为津浦铁路淮河大桥桥址的首选之地,但由于该处地势低洼,不易建桥,桥址最终选定在蚌埠。蚌埠得津浦铁路和淮河水运之利,迅速崛起,成为皖北地区新的交通与商业中心,而临淮关则渐趋衰落,最终成为淮河岸边一个普通小城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桥址变更,引起交通区位优势的转换,蚌埠的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铁路与淮河水运在蚌埠的有机结合以及政治因素的助推。  相似文献   
143.
抗战爆发后,鲁西冀南乡村平民宁静的乡土生活被打乱。他们在战乱中过着恐慌与被掠夺的日子,日伪不间歇的"扫荡"中,"跑反"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由于日伪残酷掠夺和榨取,加之灾荒连绵不断,使得鲁西冀南乡村平民百姓生活极度困苦,吃、住、行都与战前呈现出不同的样态。鲁西冀南乡村平民百姓的战时生活状态,某种意义上是中共抗日根据地某个时段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4.
土楼是福建西南部以永定为中心的客家人的民居。这种民居非常特殊,有方形、园形。多为四层,中间为庭院。居民多属同族、同宗、同姓。它是北方因战乱而南迁的移民带来的。在东汉以后。北方战乱,大姓士绅多聚居建成坞壁,作为保护自己。客家人南迁到福建西南,在少数民族与荒野之中,也采取这种形式建筑以适应防守需要。永居的土楼在当地环境亦有发展,特别是园形土楼,形成独特形式。由于客家人聚族迁移此地,土楼既适应其特殊环境,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客家人以耕读为中心的强大内聚力的文化的发展。因此,土楼既是客家文化的一种外在景观,又是其文化内涵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145.
文本提出了风景植被的含义,阐述了风景植被的发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分析了风景植被的宏观构景和微观信息特征。同时还以西安临潼骊山旅游区为例,介绍了风景植被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46.
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保护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玫 《人文地理》1995,10(2):62-66
加强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促进了环境的保护,但"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又强烈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人口的膨胀导致人们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对环境保护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吸收古文化的精髓,剔除糟粕,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7.
试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探讨文化和经济的关系,重点论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滞缓或促进作用,并以宁夏的区情进行了例证。  相似文献   
148.
本文从现代旅游业的特点出发,运用旅游学的基本理论,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对本省旅游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9.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高度发达的古文化,但是它与其后的马桥文化之间却缺乏明确的继承关系,似乎是突然消失了。本文从环境考古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良渚文化中断的成因及其去向,为理解良渚文化的发展和夏文化的起源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0.
龙山文化时期是中国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重要时代,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带来了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本文通过对龙山文化时代的人殉人祭遗存的考察,以探讨龙山文化时代的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