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莫高窟第220窟“帝王图”中有一“貂尾”大臣。关于此人的身份,有人认为“当系‘掌规谏赞诏命’的中书令或右散骑常侍之类的官员”;也有人认为此人“非中书令、亦非右散骑常侍”,而应是“常侍”。本文在考察历代相关的官制及礼制变化发展情况后认为:此“貂尾”大臣极可能是中书令,而身为散骑常侍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22.
信息四则     
《丝绸之路》2003,(4):60-60
  相似文献   
23.
24.
公元4-5世纪是龟兹佛教的一个兴盛时期,具体表现在有很多著名的地面寺院的修建以及石窟的开凿,而且有些寺院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石窟方面,尤其是大像窟的开凿,更使龟兹佛教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另外,这一时期方形窟和中心柱窟都有开凿,而且在绘画上一开始就呈现出相当成熟的绘画技法,出现两种画风并存的局面。龟兹佛教的兴盛与末法思想在当地流行有关,由于贵霜王朝境内佛教的衰落,导致东来的高僧在龟兹停留并传播佛法。佛教得到龟兹王室的大力支持,国王以转轮王的角色出现,护持佛法。  相似文献   
25.
史轲 《丝绸之路》2010,(2):24-27
甘肃是中国石窟艺术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地处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石窟的开凿较省内其他地区偏晚,始于北魏末年,发展于隋唐阶段,兴盛于明清时期。其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受到了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毗邻地区佛教艺术的影响,且区域内呈现出不平衡的地区分布特征,明清时期这种局面得以改变,并最终形成以儒、释、道三教为核心的多神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26.
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所开凿的洞窟中,榆林25窟是相对较特殊的一个,窟内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经变与弥勒经变延续了盛唐洞窟中经变画的构图、风格,而正壁残存的一佛八菩萨图在造像样式上与窟内其他图像则有一定的差别。从正壁残存的主尊、菩萨名号题记中可以发现,唐代不空译《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能够与之相对应,但是该经对八大菩萨身形的描述与榆林25窟的图像有一定差别。此图像与藏经洞中的部分绢画具有类似的风格特征,其中一部分有藏文题记,表明它们与居住在敦煌的吐蕃信众有密切的关系,而藏经洞中发现的藏文抄写的《八大菩萨曼拏罗经》可以证明此地的吐蕃信众确实信奉这一经典。一佛八菩萨的图像在吐蕃本土拉萨及青海地区屡有发现,其中西藏昌都与青海玉树的两处摩崖石刻由高僧益西央开凿,年代均在九世纪初,这些遗迹说明一佛八菩萨图像在吐蕃本土的流传情况。在这几处图像与榆林25窟的一佛八菩萨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吐蕃流行的八大菩萨图样并不十分固定,但其构图和风格是基本接近的,而榆林25窟所采用的图像可能来源于吐蕃地区。  相似文献   
27.
麦积山第100窟为麦积山石窟早期很重要的一个洞窟,该窟由于有过数次的重修,对之做系统的调查进而分析其始建年代与重修年代,有利于麦积山石窟成组洞窟及年代学的研究。本文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认为该窟与第128窟等为北魏太和时期开凿,北魏晚期对该窟进行了重修,宋代再次重修。  相似文献   
28.
莫高窟第465窟是闻名遐迩的藏传佛教密宗洞窟,对于这个洞窟的开凿年代和藏文题记的释读众说纷纭,各持其词,至今没有一致的定论.本文通过莫高窟第465窟东壁门上的藏文题记进行再释读,认为这条题记中的“()(bod lo)”在藏语中是“腊月”、“十二月”的意思,全句翻译成汉文应该是:“腊月二十五日全部(完整)尸林建成(绘成)”.这“()(bod lo)”不是表示年代的而是表示具体日期的,这或与腊月二十五日是金刚亥母(空行母)的生日有关,并认为此题记为建窟或和壁画相关内容竣工后写的题记.  相似文献   
29.
浅谈中心柱窟的演变及马蹄寺石窟群的中心柱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心塔柱窟”是佛教石窟中洞窟的一种形制。本介绍了这种窟型的演变、发展以及马蹄寺石窟群中中心塔柱窟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0.
沙武田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7):24-38+139-140
莫高窟第464窟可以认为是西夏代表洞窟,但其营建史颇为复杂,一直困扰着学术界。经对第464窟历史、考古、图像作全面的分析,发现该窟营建前后经历了多次重修:第一次重修确为西夏时期,改造北朝多室禅窟为一座完整的礼佛窟,但前室未画壁画,为素壁;西夏晚些时候,对前室进行了二次维修,制造出前室西北角和西南角两个密闭的空间,这两个密闭空间又成为元代中晚期某个时间藏经的地方,使洞窟兼具了礼佛和藏经双重功能。而元代把大量的多民族语言文字的佛经封存在这个洞窟,有可能是作为佛教徒瘗埋的随葬品,从而使得464窟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兼具了瘗窟的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