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20世纪初叶西藏的日本军事教官矢岛保治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矢岛保治郎是20世纪初叶日本入藏者中一个颇具冒险色彩的人物。他曾怀着不同的目的两度入藏,并被西藏地方政府聘请为军事教官,在西藏活动达6年之久,成为近代日本与中国西藏地方关系史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对他入藏经过及其在西藏的活动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西藏近代史的研究,而且对我们认识历史上日本对我国西藏的渗透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2.
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认识问题对中日关系至关重要众所周知,中日间的历史认识问题即中国和日本关于发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中日战争在认识上的纷争问题。相对于日本来说,那是一场在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驱使下进行的侵略战争,相对于中国来说,则是一场自卫性质的反抗侵略的战争:日本是战争的加害者一方,中国则是战争的受害者一方;战争最终以日本侵略的失败和中国反抗侵略的胜利而告结束。毫无疑问,对于中日双方来说,在战争状态结束以后谋求恢复邦交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正视过去以及正确地认识历史,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前提。历史认识问题对中日关系之所以至关重要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3.
山西古代私家园林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山西古园的历史及现状山西很早就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盛产煤、铁、盐,自古就有经商和贸易的传统。自先秦起,山西商人的足迹遍天下,到汉代,山西已与古罗马有贸易往来,由唐至明清,长城内外的商业大都由山西商人经营。明代晋商与徽商成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商帮,至清更大盛,山西的票  相似文献   
184.
马钧 《中国土族》2005,(1):57-60
藏传佛教信仰与审美体验藏传佛教,亦称西藏佛教或喇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地区后经过改造融合后形成的一种佛教形态。青藏高原是这一特殊宗教形成的胎息地,后来它扩展到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成为族际性、地域性的宗教。佛教传入西藏是在公元7世纪左右。到公元18世纪达到极盛时期。传播的地区包括今天西藏的全境,四川、云南和甘肃的部分地区,青海大部分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的蒙古族地区,还有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原苏联境内的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布里亚特蒙古)和图瓦自治共和国(唐努乌梁海)以及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地区。在我国信仰这一宗教的民族…  相似文献   
185.
井石 《中国土族》2005,(1):20-21
地处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是祖国四大盆地之一,它曾将珍贵的原生状态保持到20世纪50年代初。而后,人们突然发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柴达木盆地居然处处是宝,于是千军万马便开进这个“聚宝盆”,开发矿山,开垦农场,建立新的行政管理机构。我和我的同学们是70年代初从学校分配到柴达木的,  相似文献   
186.
张辉 《新疆地方志》2005,(1):48-50,54
《新疆年鉴》走过20年的风雨历程,从摸索起步时的幼稚不断走向成熟和规范,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无论从框架结构,还是条目内容上都体现出其全面、系统、科学、合理性,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年度特色和地方特色,成为一部独具风格的、优秀的地方综合性年鉴。  相似文献   
187.
河姆渡文化的扩散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明  刘淑华 《南方文物》2005,48(3):114-118,113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新石器时代研究史上的突破性成果之一。河姆渡文化以其鲜明、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稻作遗存引起海内外考古、历史、建筑、农学、美学、艺术等学科的极大关注,被推选为“20世纪中国100大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文化分布在我旧东南沿海,面向海洋,作为环太平洋文化圈中的重要一环,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河姆渡文化的扩散与传播已成为研究东南亚群岛和太平洋地区史前文化发源的关键课题。本文试就河姆渡文化的扩散与传播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88.
邓玉梅 《南方文物》2005,(3):i0001-i0001
瑞典“哥德堡”号是一艘曾在18世纪三次来到广州,在东西方经贸化关系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商船。这艘富于传奇色彩的商船于1745年9月触礁沉没后,船上的货物在随后的两个多世纪内被陆续打捞出水并引起全世界专家学的广泛关注,瑞典与其它国家的不少专家学对“哥德堡”号的打捞与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然而,在与该船有极深渊源的千年港市广州,这一事件并未引起广泛注意,相关报道也较为简单。笔拟对这艘集神秘、财富和传奇于一体的瑞典古帆船略作探究,期望能有所启迪和收获。  相似文献   
189.
16至19世纪,中国东南海陆区域贸易带由与对外贸易相关的各类工商业地区、交通要道和各级市场相联而成,因其地理条件而构成内层、中层和外层。三层贸易带相互作用,外层因其丰厚利润而成为发生中外贸易互动作用的一个动力源;中层则是中介,是互动作用行为操作的主要层次,外层的巨利拉力由它传向内层,内层的扩力由它引向外层;内层是中、外层贸易的腹地,是商品和利润获得之源,是互动作用产生的另一源泉。三层贸易带的构成,终使中外互利互动贸易得以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0.
杨豪 《岭南文史》2005,(1):25-34
广东南部珠江水流注入南中国的珠江外海,它分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岛屿。在不少的岛上,都发现了居民在裸露的岩石表面或岩石里壁,镌刻着抒发、铭记居民观念、思维的石刻、壁画与岩画。其中属于珠海市领辖的高栏海岛之宝镜湾山顶上,20世纪80年代珠海博物馆开展岛屿文物普查时,曾发现有4处6幅这种壁画、岩画,其中在宝镜湾高出海面50米山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