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寻找小帮手实在必行。多媒体就是一个不错的帮手。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抽象思维,难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组合优化的作用,提  相似文献   
52.
背壶造型独特,是大汶口文化典型器物之一。自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开始出现一直沿用到大汶口文化晚期。背壶的分布范围基本与大汶口文化分布范围一致。大汶口文化背壶因素与周边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有一定交流。  相似文献   
53.
仰韶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差距显现,各个聚落群相继产生阶级分化,出现了大型礼仪性建筑、高等级墓葬和特定的礼器,孕育于原始宗教的礼制继承了其特质并发展。此时的祭祀已经颇具规模,有大型的公共场地、特定的祭祀形式和祭祀对象,神职人员已经成为统治阶层的重要成员。墓葬的结构和随葬品的数量质量都已经产生分化,尤其是出现了象征身份的专门化用器,已经具有礼器的性质。  相似文献   
54.
“牙雕骑象菩萨造像”是 6至 8世纪由中亚、西域人制造的 ,融合有汉民族文化风格的佛传造像作品。其丰富的内容 ,独到的形式 ,为研究佛教东渐及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55.
杜娟 《史学月刊》2023,(12):79-90
20世纪20年代初,受国内外形势所迫,日本把向海外移民视为释放社会压力的“解压阀”,将移民重心由北美调转至南美,并将巴西确定为移民首要目的国。为此,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移民活动的举措:一方面为海外移民活动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补助移民的交通费用,补贴移民公司和轮船公司在招募和运输环节中的花销,并以低息贷款的方式帮助移民在巴西购地置业;另一方面搭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移民输出网络,全力资助海外兴业株式会社,还支持建立了诸多海外协会,成立了海外移住组合。日本政府对巴西移民活动的重心调整和措施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日本海外移民思想的根本转变:一是放弃近代以来缺乏计划、目光短浅的契约劳工移民模式,转向精密筹划、注重长效、以定居为目的自耕农移民模式;二是将移民活动与海外投资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推动日本的殖民扩张和资本扩张。  相似文献   
56.
20 0 1年 2月~ 10月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一中新校址发掘古墓葬 4 4 7座 ,出土了大量随葬器物。其中在M 3 6中出土两件泥质灰陶虎座钫壶 ,为古代陶塑艺术佳作 ,系豫西南地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7.
上海圖書館藏明刻公文紙本《陶朱新録》、《緑珠内傳》、《正統北狩事迹》和《賈氏談録》是四書合爲一册的古籍,其紙背均爲明代嘉靖三十年(1551)至三十二年運河管理部門的實用檔案公文。通過對其内容的分析,可進一步確認該批紙背文書的具體歸屬機構及官員應爲徐州沛縣沽頭工部分司主官欽差管理河閘工部主事欽拱極。《陶朱新録》古籍合册紙背沛縣沽頭工部分司文書的數量雖不算大,但是很珍貴,其發現與確認頗具“古籍考古發現”意義,爲世界文化遺産運河提供了一批反映運河河閘管理事務的全新史料。  相似文献   
58.
河南省荥阳官庄遗址发现了用于制陶的粘土原料以及未烧制的陶坯,这为研究西周中期以后中原制陶技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为此,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了部分原料和陶坯,并使用马弗炉对其中的陶泥进行了烧制实验。结果发现,官庄遗址的制陶原料含铁量较高,烧制过程中析出磁铁矿等铁类矿物,且烧成陶色偏深;此外,制陶原料和同期陶片之间物相的趋同性和化学成分的聚类性,显示陶器本地生产的特性。研究结果为研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时期制陶技术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59.
段迪  方辉 《中原文物》2023,(6):93-105
本文依据石磬的形制、编列、与其他乐器的组合等特征,将史前至商代的石磬分为史前至中商、晚商两个发展阶段。史前至中商的石磬出土在北方,形状多样,出现鼓磬、铃磬组合。这一阶段的石磬皆为特磬,主要作为节奏乐器,用于祭祀场合或者乐舞伴奏。晚商时期的石磬,除了北方外,在长江流域也有发现,倨句五边形、鱼型的石磬增多。鼓磬组合仍是重要的形式,新增铙与磬、埙与磬、埙与铙磬、骨排箫与铙磬四类组合,都出土在贵族墓葬中。石磬不仅作为节奏乐器与祭祀用器,而且随着编磬与铭文磬的出现,用于演奏旋律与进献纳贡。  相似文献   
60.
针对考古出土的彩绘陶存在脆弱易毁、难以保存的问题,选择明胶和水性氟碳作为潮湿彩绘陶片的加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加固材料对4种颜色彩绘陶片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前后的强度、色差以及光泽度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表明较为理想的浓度选择为明胶在1%左右,水性氟碳浓度在20%左右。同时,对有底层和无底层两种类型的彩绘陶片进行加固对比实验,发现经明胶加固及老化后,有底层试样的色差和光泽度变化比无底层试样小;经水性氟碳加固后,有底层试样的色差和光泽度变化比无底层试样小,但老化后,则相反。在实践应用时,选用这两种材料对盱眙出土的一组潮湿彩绘陶进行了抢救性加固保护,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