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明末,盘踞在辽东皮岛的汉人势力刘氏兄弟先后经历了"叛明归(后)金"与"叛金归明"。然归明后的困局让刘氏兄弟逐渐成为游走于明廷与后金政权之间的第三股军事势力,并成为明廷与后金之间争取的对象。明廷欲通过刘氏兄弟联络海上汉人抗金势力,建构以皮岛为中心的海上防御后金的军事力量,故积极笼络刘氏兄弟。为化解明朝的海上防御战略,皇太极运用离间计与恩威并施之策,积极"争取"刘氏兄弟势力。在皇太极不断加大政治砝码诱惑之下,刘氏兄弟终于走向后金一边。天聪四年七八月间,刘氏兄弟与后金在盛京、皮岛先后举行秘密盟誓。然随着刘兴治被岛内反对盟誓者所杀,盟誓之目的亦化为泡影。但自此后,明廷海上防御线逐步被后金瓦解,加重了明廷的危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金国汗黄台吉与海岛刘兴治等告天盟书》,它是天聪四年后金政权与皮岛刘氏兄弟之间盟誓的历史证物。经对勘,其所载内容与满文文献完全契合,具有独特的历史与学术价值。本文将该盟书与满、汉文材料相互佐证,试图复原天聪四年七月十一日金国汗黄台吉与皮岛刘兴治等盟誓的前因后果等历史面貌,以示该件文书的历史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2.
大江源记     
我们在海拔4700米的高度拼尽全力爬上一座铺满多彩地衣的山岗,远山的岩石被风化得形状诡异,曾经的冰川留下巨大的粒雪盆遗迹,像在大地上犁出了一道道田埂。山谷正中,一条纤细的小溪缓缓地流淌着,水面泛起金色的光芒,如一条金线绣在大地之上。你相信吗?这就是奔腾于中国大地,孕育了中华文明,滋养了亿万生灵的大江之源。  相似文献   
53.
郭杨 《巴蜀史志》2011,(5):29-31
2011年6月1日上午,“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幕,情牵两岸的旷世名作《富春山居图》跨越数百年风雨合璧展出。终于实现了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满含热泪的夙愿。  相似文献   
54.
钱东升 《风景名胜》2011,(7):156-156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说的就是江南山水城市富阳。富阳位于杭州西郊,是“西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三江两湖”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富阳历史悠久,山川灵秀,横贯全境的富春江如诗如画。山水之间,多少文人墨客停下脚步,挥洒着他们的挚爱与才情,留下佳作无数。  相似文献   
55.
人们喜欢用人间天堂一词,来形容杭州的美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赞叹,或许多多少少因为在人间天堂的西边,有一个西湖。那么西湖再往西,又会有怎样的风景呢?其实这个答案,早在600多年前的元代就已经有了。大画家黄公望在他的旷世名画《富春山居图》中,对富春江两岸的山水风光作了一次完美的呈现。在他的这幅画中,富春江沿岸山峰起伏,林峦蜿蜒,江水如镜,水天一色。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  相似文献   
56.
秦树  瑜韵 《中华遗产》2020,(4):152-159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这句警语,出自《封神演义》里的一个玩笑:三太子哪吒被商军女将邓婵玉用五光石打中脸,狼狈败回相府,武成王黄飞虎之子黄天化拿这话来调侃他。《封神演义》中有数百位正神、仙人和名将,谁的目最明,耳最聪?不用考虑,当然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相似文献   
57.
"浅绛"是中国画技法之一,是水墨与淡赭并用,元代黄公望、王蒙最为擅长,特点是颜色柔和,素雅清淡。浅绛彩瓷是清末民国时期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低温釉上彩新品种,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瓷器装饰画法。具体以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纹饰,再染上淡赭和绿、淡蓝及紫色等彩,低温烧制而成的一种低温彩釉。山东省安丘市博物馆馆藏瓷器中,有一部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釉上彩瓷器,现择其一类,从形制、纹饰、技法等方面略作赏鉴,以飨读者。1.清光绪仕女人物纹双耳方瓶(图1)高54.1、口径15.5、底径边长13.8×13.5厘米。  相似文献   
58.
臧春华 《文献》2022,(1):177-191+2
黄丕烈是我国古代藏书家中装潢藏书之杰出代表,黄装亦是我国古代民间书籍装潢技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黄丕烈一生酷嗜藏书装潢,在800馀部黄跋藏书中,涉及个人藏书装潢者即有150部。通过梳理黄装题跋,可知在1792年至1825年的34年间,黄丕烈遵循清初钱曾"装潢古雅"传统,长期雇佣钱瑞正等装潢名工,以"触手若新"和保持原貌为原则指导工匠装潢实践,讲究装潢用纸,不惜装潢工费,大胆使用裱托、衬接、改装等装潢技法,并勤于撰写装潢题跋,形成独特装潢风格。鉴往知来,深入研究黄装题跋和黄丕烈藏书装潢整体面貌,对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古籍保护、古籍修复事业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59.
由于活着的时候被住房问题困扰过,黄苗子曾专门了解过人死后的住房——骨灰盒分30元、60元、75元……按生前等级办事,当了副部长才可以买100元以上的盒子为骨灰安家落户。当然,这是30年前的物价标准。黄苗子于是公开发表遗嘱,让家属预备一个放过酵母片的空玻璃瓶作为自己的死后“行宫”。  相似文献   
60.
冯剑辉 《安徽史学》2012,(2):106-114
宋代以后,徽州文化由尚武转变为文雅,理学成为徽州文化的象征。歙县黄墩(篁墩)因为与二程和朱熹的特殊联系,受到徽州理学界的重视。明清时期,徽州先后两次掀起建构程朱阙里的高潮。在徽州理学界、士绅、宗族和商人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权力最终认可了篁墩为程朱阙里。此一建构过程是徽州社会各界自觉选择的结果,充分反映了徽州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