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俊 《江淮文史》2007,(6):14-33
比埃及金字塔还早1000年的3000多平方米的红陶块遗迹当年是做什么用的?可与英国"巨石阵"相媲美的千年巨石阵是如何建造的、又是用来做什么的?精细度可比今日激光打孔打磨的精美玉器,是如何在远古的玉器作坊里打琢的?祭坛正对的大墓主人到底是部落酋长还是神坛祭司、又有着怎样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凌家滩遗址将对我国史前文明做出怎样的展示……谜底尽在《凌家滩:中华远古文明的曙光》。  相似文献   
42.
陈亮 《文物世界》2007,(5):3-10
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玉器以其特有的品位和属性,融入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红山文化玉器和良渚文化玉器为代表,形成了第一次发展高潮;至商代晚期以殷墟玉器为代表,达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西周玉器承前启后,又有新的发展,因目前尚未发现西周王室墓地,无法观其全貌。但宝鸡西周古氆国贵族墓地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为我们管窥西周玉器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3.
陕北、晋西北南流黄河两岸出土青铜器遗存的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陕北、晋西北的南流黄河两岸地区相继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青铜器。由于在这些青铜器遗存中既有典型的中原式青铜器,又有数量较多的北方系青铜器,所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邹衡[1]、张长寿[2]、郑振香与陈志达[3]、戴应新[4]、刘军社[5]、吕智荣[6]、朱凤瀚  相似文献   
44.
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清梁份《秦边纪略》云:“盖黄河入中国,始于河州,禹之导河积石是也。”积石山,指小积石山,系祁连山延伸部分,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主要山脉。小积石山北端被黄河拦腰切断,形成一条长约25公里的峡谷,这条峡谷就叫积石峡,是黄河上游著名的峡谷。积石峡里,黄河汹涌澎湃,横冲直撞,咆哮着向东奔出峡谷。  相似文献   
45.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青海,她深情地滋润着这片诞生地,青海的黄河谷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全省光热水土条件最好的地区,这里山川秀美、民族文化绚丽多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更值得青海人骄傲的是,黄河谷地落差集中,水力资源丰富,是闻名全国的水电富矿区。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贫困人口占到了当地农牧民总数的31.5%,优越的自然条件与落后的经济发展现状之间、早期的开发规划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本文作者在对黄河谷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了应该对黄河谷地进行综合开发的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文章高屋建瓴,分析透彻,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民生的关切之情,对于黄河谷地农民的脱贫致富、促进当地乃至全省的社会和谐发展,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刊特刊发此文,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6.
《文史月刊》2007,(2):I0010-I0010
王村煤矿矿区紧邻盂寿公路,距寿阳东站30公里,距县城9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本矿隶属苌池镇政府,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84年建矿,1987年正式投产。现有固定资产650万元,职工160人。本矿矿井煤田面积0.838km2,主要开采15#煤层,属低沼气矿井,煤质好,含硫低,是优质的工业用煤,煤种为贫煤,经过几年的开采,现有地质储量420万吨,可采储量200万吨。该矿配有矿井两斜一竖,斜井分别作为运输和回风及行人,竖井为备用风井。主副斜井坡度为20度,斜长435米,竖井垂深为100米。近年来,在全矿干部职工的齐心努力下,该矿正在向机械化、现代…  相似文献   
47.
山西,表里山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古老的黄河流域生活着勤劳淳朴的人民,这里不仅有古老的文明,更涌现出许多令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人杰。在黄河母亲的怀抱中,炎黄于此融合、繁衍、壮大,“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开创了华夏文明之源。芮城的西侯渡遗址,是人类用火的最早记录者,夏县西阴遗址出土的半个蚕茧,证明了  相似文献   
48.
图片新闻     
地坑院——凹在黄土里的村庄 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准确地说.是地下窑洞院,多集中分布在三门峡盆地的黄土塬上。作为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9.
蒲州故城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西,扼于黄河岸边。古代在天中通往东方的三条道路中,被称为河东、河北陆道西入关中的第一锁钥,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宋代以前,黄河在永济一带也曾是岸陡流急,河床稳定。宋代之后河床逐渐抬高,水流也飘忽不定。俗话说的“二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指的这里。1960年代初还曾紧贴蒲州古城域西流过的黄河,在1966年将古城西北角冲垮,而今已远去城西3公里以外。  相似文献   
50.
罗布泊南古城 位于若羌县东北,楼兰古城遗址以南50公里的荒漠中,罗布泊南古城遗址属楼兰国辖区,始建于奏汉时期,罗布泊南古城遗址废弃于公元400年前后。[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