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从祀孔庙始末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绪二年,时任礼部左侍郎的郭嵩焘提请将王夫之从祀孔庙,为礼部尚书徐桐所格,光绪四年被内阁驳回;光绪十年,江苏学政陈宝琛请将顾炎武、黄宗羲从祀孔庙,得到翁同龢、潘祖荫、孙家鼐的支持,但礼部仍然议驳;光绪二十年,湖北学政孔祥霖疏请将王夫之从祀孔庙,次年复为大学士李鸿章等会同礼部议驳;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御史赵启霖奏请将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从祀孔庙,次年九月得旨,命将三儒一并入祀。在顾、黄、王入祀孔庙的过程中,每次请祀都引发了巨大的争论,而正反双方的意见异同和势力消长,则显然与时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简述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建都》一文的主旨,结合儒学、风水学中择居观点对决定都城选址的因素进行探究并分析黄在文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黄宗羲所著《弘光实录钞》一书,记南明弘光朝廷之事,可取之处甚多。但黄氏身为东林后裔,其深重的门户之见也在该书中有所体现。其不满史可法“起废”不拘“逆案”的主张,而有意将史之奏疏分置于两件不同的事情,并造成后出诸书以讹传讹。通过对此的辨正,更可以窥见弘光政局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书讯     
《吕著三国史话》在"赤壁之战的真相"一章里,作者说,"孙权和曹操,本无嫌隙,当时假使投降,曹操还要格外优待,做个榜样给未降的人看的。所以当时孙权假使迎降,就能使天下及早统一,免于分裂之祸";  相似文献   
15.
在300多年前,顾炎武先生已经试图去探索一种全新的政体,可以融合封建、郡县二者之利,免其之弊。我们甚至可以说,他在那时候就已断言民权时代的来临……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对于孔孟之道有这么一段解读:"我们中国的历史,经过了四千多年,其中有治有乱,都是用君权,到底君权对于中国是有利或是有害呢?中国所受君权的影响,可以说是利害参半……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又‘言必称尧舜’,就是因为尧舜不是家天下。尧舜的政治,名义上虽然是用君权,实际上是再行民权,所以孔子总是信仰他们。  相似文献   
16.
梁雪 《沧桑》2011,(2):13-14
黄宗羲是中国17世纪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黄宗羲的成长经历中探寻其思想发展的脉络,以求对黄宗羲的思想进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千灯寻灯     
四百年前的7月5日,一个生命诞生于美丽的江南小镇千灯。后来,这个生命以蓬勃的生机,为17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界写下了辉煌。七十年后,公元1682年的2月15日,这个生命悄然谢幕。这个生命就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他走了,千灯少了一盏最亮的灯;他去了,江南熄灭了一盏最明的灯。当精神的黑夜一旦被文明的星火照亮,我们才能渐渐的靠近他。  相似文献   
18.
北江是珠江的三大支流之一, 对广东省有着重要的意义。黄宗羲《今水经》以“浈水”的名义, 对其加以记载, 但其中错误甚多。本文试图通过考证的方式, 对北江的源头、支流、入海情况一一辨正之, 试图把一个完整的北江水系呈现在读者面前, 为进一步进行对北江的历史地理研究做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泰栋 《古今谈》2004,(1):37-38,36
宁波不仅有促进和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善于经营工商业的宁波帮,也有对国内和国际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浙东学派,两者是宁波经济和文化的反映。经世致用,是浙东学派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其思想内涵极其丰富。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是他个人经历明清之际急剧的社会变化,经过多年反思与探索而萌发的难能可贵的反封建主义思想。在清末,他这本书成为民主主义者的必读书。我认为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法》等篇章,所包涵的民权思想比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著作所提出的民权论几乎要早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20.
黄宗羲编选《明文海》、《明文授读》时,误将明代嘉靖至万历时期徐显卿所作的《与同年诸翰林论文书》一文置于成化至正德时期的徐祯卿名下,后来许多研究者便据此认为徐祯卿的诗文理论"充满悖论",并试图为他这种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悖论"强行解释,这是不可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