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杨静荣 《收藏家》2001,(11):41-42
1998年7月与史树青先生一行六人赴日本讲学,此行得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和日本中国美术研究所大力协助,其文化交流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其间见一日本收藏家藏一件明万历款云龙纹寿字青花大罐,保存十分完整,甚感惊喜,史先生嘱我著文介绍,先生之令,不敢不从,遂草成此文。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他是明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万历是他在位时的年号。明万历时期的景德镇窑业十分兴盛,除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外,尚生产大批外销瓷器,销往世界各地。而景  相似文献   
52.
王霞 《南方文物》2011,(2):145-148
赫图阿拉是努尔哈赤和后金政权最初期的首都,女真人的崛起和后金政权的建立在十七世纪早期不仅影响了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格局,而且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所以赫图阿拉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历史上也具有一定而且特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3.
吕东亮 《沧桑》2014,(2):205-207
康雍乾时期,我国的制瓷水平达到了空前盛世的局面,仕女画作为一种传统装饰纹样,其特点在数次的朝代更迭中不断变化。同时随着西方传教士的言传身教,"西学东渐"也成为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具有了完全有别于前代的艺术与时代特征。本文以康雍乾瓷绘仕女图的题材与艺术特征为切入点,从仕女的人物造型、立意、绘画布局与设色着手,详细地分析三个时期的仕女图的风格演变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54.
黄岩博物馆收藏的黄岩境内征集的出土明代瓷器有40件,以龙泉窑系青瓷器为主,其次是青花瓷器。其中,有10件来自嘉靖、隆庆和万历年间的4座纪年墓。  相似文献   
55.
时潇 《世界遗产》2014,(5):96-101
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正门前,照例不乏驻足留影的游客。午后的阳光下,建筑立面上鎏金的"国家博物馆"几个大字,熠熠生辉。在国博内的办公室中,被称为"中国水下考古第一人"的张威,用他惯常不急不徐的语速,讲述着我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的故事……  相似文献   
56.
赵磊 《收藏家》2011,(4):77-79
青花五彩螭龙纹碗,口径18.6、足径7.6、高8.1厘米。敞口,弧腹,圈足,口沿呈八曲花瓣状并施以一圈酱釉。  相似文献   
57.
封面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雍正。高27.5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9.3厘米。 瓶盘口,短颈,折肩,筒形折腹,足部上直下撇。通体以青花装饰,颈、胫部绘如 意云头纹,口沿、足边绘卷枝纹,  相似文献   
58.
林尊源 《收藏家》2007,(10):37-42
青花瓷器的鉴定要领主要可从器物的造型、纹饰、胎釉、款识、青料发色、工艺制作等六个方面入手细心观察,根据器物所反映出来的特有的时代特征进行鉴定。通过全面分析、反复比较,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各个朝代之间差异,抓住本朝代器物基本特征,进一步熟悉各种仿品、赝品、造假手段,并能从中找出带规律性东西作为有力依据。先从器物整体观察为主,再以局部(细部)推敲为辅,以点带面加以总结。但不可以偏概全,如只攻其一点、不  相似文献   
59.
院文清 《收藏家》2007,(9):13-18
陶瓷学界凡论及元明青花瓷器,必谈青花四爱图梅瓶。多以武汉市博物馆收藏的青花四爱图梅瓶为例,这件器物几乎成为了元青花瓷器的一件标准器。它的影响甚至还延及到了花卉爱好界,被作为经典加以引据。其实就在文物考古界之中,对这件青花梅瓶四爱图的解释也存在不同的意见。其中的错误非常明显,且都是在很权威的版本之中。  相似文献   
60.
“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姿。”这是叶圣陶散文《藕与莼菜》中的记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