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陈昭容 《中原文物》2008,5(3):58-66
山彪镇一号墓在1935年发掘,郭宝钧认为是战国晚期魏国公子的墓,但学术界说法不一.我们对两件有铭铜戈重新检视,认为错金鸟虫书戈铭文应释为"玄夫铸用之(國)",习见于春秋晚期;周王戈铭文因为误剔,以至周王的名字无法辨认,我们在显微摄影协助下还原其误剔过程,论证器主应是"周王叚".周敬王(前519~前476年)名"丐",字"叚",正符合春秋时人名字意义相因之惯例.山彪镇一号墓青铜器风格一致,以器形纹饰与侯马铸铜作坊出土春秋晚期青铜器作对比,我们认为两者都是晋国国力兴盛时期的作品,不至晚到三家分晋时期."周王叚戈"赏赐时代不晚于敬王逝世的前476年,受赐者入葬年代应不会晚于这个年代太久,山彪镇一号墓的时代应在春秋晚期,墓主应是晋国大夫级的人物.  相似文献   
222.
反间计、苦肉计、美人计,这部改编自“广州第一大案”的老电影涵盖了早年谍战片所有经典桥段在许多观众的印象里,如今的谍战影视剧取景地一般离不开几个地方:暗潮涌动的北平、龙虎争霸的上海、波谲云诡的川渝……然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一座城市诞生了许多经典谍战片--广州。  相似文献   
223.
作为以有形文化遗产为主的历史、文化遗产,其背后都存在着不易被发觉的社会经济体系、以及传统礼仪与习惯等无形文化遗产。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为例,以社会经济体系为切入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既可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文化景观"等概念作出阐释,又可探讨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及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224.
楚竹书《凡物流形》是一篇重要的古代哲学文献。《易纬乾凿度》论宇宙生成,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又云:"太始者,形之始也。"《凡物流形》所论,即太始生成后的种种现象。《庄子·天地》云:"未形有分,自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成玄英疏:"留,静也。"不确,留,当读为流。  相似文献   
225.
226.
中国古代金饰文化板块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金饰记载缺佚,其发展状况实难廓清。经耙梳发掘出土金饰,不难发现金饰晚出,始于夏商,承传至清。各地金饰功能不同,其工艺、形式、风格异彩纷呈,独具一格而又互有联系、取长补短。从宏观层面以板块概全4000余年金饰文化的运动规律,先后出现了北方草原游牧部落金饰文化、黄河长江流域粟稻农作华夏族群金饰文化、西南高原红土带农牧群落金饰文化、中原帝王金饰文化等四大金饰文化板块,始终处于互为碰撞、交流、整合、承传、创新的运动过程之中,创造了金丝片、锤鍱、錾刻至焊金粟珠、编丝、掐丝、累丝、镶嵌以及错金银等金细工艺。这四大板块是由于环境、气候、产业、食物链的多样性等物质的、文化的客观条件决定的,同时又促成其局部范围金饰文化亚板块的形成与发展。4000余年的中国古代金饰文化发展变化无不受其板块运动的制约和推动。  相似文献   
227.
在朝鲜半岛出土过一些玻璃器,这些玻璃器,主要都是生活用具,从制作工艺以及器形来看,此类玻璃器均是来自中亚地区.有些器皿与国外博物馆所藏古代玻璃器很相近,有的甚至一模一样,而且时代上也相近.  相似文献   
228.
张勇 《中原文物》2007,(5):78-88
本文在豫北汉代考古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博物馆藏品中的汉代陶灶模型,将其系统整理,从类型、制作工艺与装饰、器形演变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29.
雪里红 《收藏家》2007,(6):62-66
康熙釉里红圆棒槌瓶(图1),高44、口径13.8、底径12.6厘米。盘口,短颈,颈部凸起一圈弦纹,圆折肩,筒形长腹,平切式二层台圈足①(图2)。足部露胎,底部施釉,无款。造型规整,器形敦厚。胎体厚重,施釉均匀,釉面光亮,  相似文献   
230.
李梅田  李童 《江汉考古》2019,(4):95-103
招魂葬主要盛行于东晋和唐代,是一种针对非正常死亡而遗体不可得者的特殊葬式,以特殊方式体现了墓葬的藏形和安魂功能。墓葬功能的改变是招魂葬出现的重要原因,汉代以后墓葬和宗庙、祠堂一样成为安魂之所,墓葬既可藏形,亦可安魂。招魂葬在图像配置、礼仪空间以及墓志等方面存在一些有意而为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