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吴艳春 《文博》2011,(4):48-53
丝绸之路沿线所发现的鹿-组合图像,其意义非比寻常,它所表达和凝聚的,是古代游牧文化的精髓。这样的图像被用各种手段,诸如黄金模压,毛线织制,木料雕刻,毡毯擀制等等精心表现出来,其实是表现了拥有这种文化的民族对沟通人与自然所作出的努力和实践。也是人类艺术思想的一种特殊表达。  相似文献   
62.
正春天悄悄地来了,来了,她那轻盈的脚步声近了……近了。她一挥手,动听的音符就响起来了;她一跳舞,可爱的小就跟着唱起来了。她染绿了小草,描青了山岭,点红了百花……她把白鹭洲也打扮得多姿多彩。一进公园大门,一片接着一片的新绿就挤进我的眼帘,五彩斑斓的小野花儿簇拥着,散发着扑鼻的香味,像是春天的小精灵。光秃秃的树枝上有了绿色的小叶,仿佛一串小巧  相似文献   
63.
正春天到来了,万物复苏,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来了,嫩绿的小草钻出了黑乎乎的大地,露出了小巧玲珑的脑袋,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外面美丽的世界。花儿也不例外,有金黄金黄的迎春花,有雪白雪白的梨花……真是美不胜收。可爱的儿在  相似文献   
64.
正春姑娘在不经意间已经无声无息地到来了,她唱着轻快的歌儿,唤醒了小草,唤醒了花儿,还唤醒了太阳公公与无数的小动物们……一声清脆的鸣声,一个焕然一新的早晨到来了。太阳公公早早地起了床,花儿争奇斗艳:白的似雪,蓝的像海,黄的像金灿灿的阳光。但是,这些仅  相似文献   
65.
李倩 《文博》2012,(3):43-49
形耳簋是一种以立体形作簋耳装饰的簋形,形耳造型灵活别致,加上这种簋的器体往往也铸造精良,刻画繁缛华丽的纹饰,使得簋整体极具美感。立形耳簋是借鉴了商末周初的兽首身形觥鋬的造型特点,在西周簋类器地位上升的背景下产生的。经过成康时期兽首身形簋耳的进一步发展,至昭穆时期发展成熟。这种特殊的簋形,昭穆时期有12组(14件),夷历时期所见3件,说明昭穆时期是其繁盛期,在晚期有所复兴,但耳形态上的生动性已减弱,体现了衰落的趋势。由于其具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及明确的时代特点,对西周铜器断代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即以立形耳簋为主题,尝试研究,以理清其发展线索,突显其时代特点,以为断代工作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耳部造型极具动感,整体美学价值非凡,值得诸位关注。  相似文献   
66.
乔虹 《中国土族》2013,(2):52-54
动物崇拜源于万物有灵观念,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曾广泛存在于世界上所有的原始部族.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从新石器时代起,青海地区多支考古学文化都发现以作为艺术形象的文化现象,其中一些纹极富地方特色. 羌,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西北地区的黄河上游及渭水上游一带,古籍谓之羌,或谓之氐羌.古羌人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传说时期共工壅防百川、神农教民耕织、大禹疏导治水,到华夏族的形成,都与古羌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7.
本文简要整理了西北地区出土的双头纹刺绣,并在与诺因乌拉、马王堆、敦煌等地出土材料对比的基础上对刺绣的纹样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理解:第一,认为双头纹刺绣可能与诺因乌拉出土的纹刺绣存在渊源;第二,认为主要的辅助纹样应该是源于茱萸纹,有些可能就是茱萸纹;第三,认为圆点纹可能仅是当时一种流行的样式;第四,认为倒置的三角纹可能与佛教中的“者舌”有关;最后,提出刺绣上的双头纹样与西方流传至今的双头鹰纹样不应是一个体系.  相似文献   
68.
鸟书构形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是春秋战国时流行于吴、越、楚、蔡、宋、徐等地的一种特殊书体。这类线条回绕而以为主的动物形装饰的文字,典籍中有“虫书”①、“虫书”②、“书”③、“篆”④等异称。段玉裁注《说文·叙》谓:“上文(按:指秦书八体)四日虫书,此(按:指新莽六书)曰虫书,谓其或象,或象虫,亦称羽虫也。”后来容庚作《书考》⑤,在前言中也说虫书和书在形状上有别。近时还有人写文章说“虫书”应细分为、凤、龙、虫四种书体⑥。其实,“虫”在古代是一切动物的总称。《说文》:“虫……或行、或毛、或赢、或介、或鳞。…  相似文献   
69.
范常喜 《江汉考古》2024,(1):141-148
信阳楚墓出土的虎座架鼓鼓架在遣策简中被记作“一灭盟之柜,躔土蝼,厀青黄之划”。“一灭盟之柜”当读作“一灭明之虡”,意为一座灭明凤形的鼓架,此即虎座架鼓鼓架的自名。“躔土蝼,厀青黄之划”是说鼓架中的灭明凤脚踏螭虎,整个鼓架漆有青黄色彩绘。其中的“土蝼”即“地蝼”,在古书中指兼具龙虎二形的螭虎,在简文中指鼓架中双凤所踏伏虎形螭虎底座。  相似文献   
70.
两汉以来阳鸟崇拜的图像学研究——以佛教造像资料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忠义 《敦煌学辑刊》2006,2(2):127-134
从两汉以来,以凤凰为代表的阳崇拜全面兴盛,佛教传入之后自然也渗透到佛教艺术当中,但反映的仍然是中国本土的思想观念。只是到了后期,源于佛教中的妙音(迦陵频加)才取代阳乌大量出现在佛教图象中。本文即对佛教石窟中出现的阳崇拜作一考察,并对其中的思想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