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鸱尾起源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术界对鸱尾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为西汉起源说。持此观点的学者为著名建筑史学家刘敦桢和吴庆洲[1]。刘敦桢最先提出鸱尾创于西汉[2],其主要依据为《陈  相似文献   
102.
王晖 《文博》2011,(2):30-35
学术界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时代及其途径说法甚多。现代文盲与半文盲所作的现代"文字画"为我们提供了十分生动的例证。一位基本不识字的老太太所作的"黑网吧图"属于"文字画",早期识字不多的军旅作家高玉宝所作"入党申请书"似可视为"文字画"与正式文字过渡阶段的作品"图画文字"。在这个阶段,假借字是早期文字诞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文字的诞生过程中,假借字与本字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不是像传统所说的假借字的出现在本字之后。把这些现代"文字画"与新石器晚期及纳西族东巴文中"文字画"和早期文字相比较,可帮助我们判断早期汉字产生的途径以及汉字正式产生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03.
尚刚 《文博》2011,(3):15-19
文章试图以唐基壁画为中心,讨论当年的两个工艺美术问题。其一是锦的用途,认为汉族人士多用锦做装饰,较少制成服装;衣锦者大抵为胡人.唐代的锦衣、锦袍主要为他们裁造其二关于鹤嘴瓶,认为流口形若鹤喙的带执长瓶即唐人所谓鹤嘴瓶,它或为胡瓶的一种;此外,还对鹤嘴瓶的材质、渊源与折射的时尚及观念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104.
自20世纪50年代始,东南亚地区的农业起源探索历程至今已半个多世纪。大量考古发现表明,东南亚早期农业的性质是依赖于根系作物的驯化和块茎作物的栽培,该地区早期农业的特点与树木栽培的实践紧密相连,但农业起源的时间尺度仍未很好地建立。基于东南亚地区植物遗存和农业性质的特殊性,多种研究方法得以运用,也相继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念。东南亚地区农业起源的研究对中国华南地区早期农业的探索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曹雪霞 《文物世界》2011,(4):30-32,42
石窟艺术起源于印度,最早的石窟寺开凿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今天尚存的石窟寺,最早的开凿于公元前3世纪,当时的印度半岛正处在强大的摩羯陀王朝统治下。王朝的第三代国君阿育王时期,定佛教为国教,并倚仗国威,将佛教强行推广至周边国家。而佛教正式传人中国的时间是东汉时期,接着石窟艺术也传人中国,  相似文献   
106.
在1996年福建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八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形态特殊的陶器,在目前国内考古中尚属首次发现,学界对其的认识也较为模糊。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认为,该器物可能是我国古代早期初具冥器性质的原始"魂瓶",或由瓮棺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07.
<正>李兆麟,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铧子乡小荣官屯一个旧职员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发奋进取,在其父亲入狱去世,家境窘困后,李兆麟辍学务农,仍坚持自学,还经常用"负薪挂角","大禹治水"等典故激励自己。1925年"五卅"运动影响到东北,少年李兆麟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启迪。1928年皇姑屯事件爆发,面对日本侵略者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他在书  相似文献   
108.
戏剧的起源与古代社会的祭祀有关,无论是欧洲的神院戏剧,还是东方的民族戏剧,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 从原始社会至历史时代的早期,"鼓乐歌舞一直是沟通人神两界的重要手段."[1]因此,它们及晚出的戏剧成为后来庙会及娱神活动中的组成部分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109.
现代人起源的争议由来已久,而遗传学的冲击尤大。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类学家根据对147名各大洲不同人种妇女胎盘细胞中的线粒体DNA分析,将所有现代人起源追溯到20万年前的一位非洲妇女。这一被称为"夏娃理论"或"走出非洲"的假设对学术界和一般公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①。这意味着人类起源和进化的主干在非洲,其他各大洲的古人类代表都不过是进化中的旁支。后来,有学者对"夏娃理论"的遗传学推理做了检验,认为现代人有一个共同祖母的说法十分可疑②。虽然目前国际学界承认,古代的非洲种群不管在规模还是在古老性上,对全球现代人进化有着最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究竟是整体取代还是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仍存在争议。本期介绍的是两位美国人类学家对现代人起源之争的历史回顾,对我们了解好似雾里看花的现代人起源之争有一定的帮助。现代人起源争论的关键,在于如何解释遗传学证据与化石材料之间的矛盾。遗传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变异非常小,表明其更新世祖先种群的规模很小,而且分布非常有限。但古人类化石却表明人类祖先的种群不少,分布也很广。如果古人类以很小的种群在漫长的时间里孤立进化却没有形成新的物种显然不可思议。于是,一种"瓶颈说"被提出来解释这种现象,即人类进化在更新世末遇到一个瓶颈,只有少量基因被保留下来,"夏娃理论"就认为现代人都是一小群非洲人的后代。但是与"夏娃理论"不同,本文作者认为这种瓶颈在更新世一直存在,并提出了一种间断进化模式来说明人科化石记录的地理差异和遗传学解释,即人类进化是一种适应辐射(种群扩张)和物种选择(种群减少)的交替过程。他们认为,现代人起源也是这种过程的产物,大部分更新世人科化石是没有留下后裔的一批种群。在过去两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并非源自单一物种,而是来自由间断性物种形成事件所隔开的几个相继的物种,反复的遗传瓶颈大大减少了最后智人种群的遗传变异。作者还指出,现代人起源应该从生物人类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并重视自然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那个扎着马尾辫,往校园里奔跑的女孩,其实是上学的孩子的母亲。她是华德福学校的园艺老师。束在白色鸭舌帽里甩动的长长马尾和她奔跑的脚步一样不知疲倦。她忙着带学生用可乐瓶做工具房,整理学生种地的工具,带学生去厨房帮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