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辛酉政变与正统皇权思想--慈禧政变成功原因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开玺 《清史研究》2002,1(4):49-56
1861年8月,咸丰帝弥留之际的"后事"安排,是一种意在调适权力平衡但又必然引起权力争夺的行政措施.上谕"铃印"的规定,从制度上确保了皇权不致旁落,排除了肃顺等人挟制天子的可能,但同时也为慈禧掌握清廷最高权力提供了可能和保证.慈禧与肃顺等人在慈禧的太后封号、有无干预朝政权、是否垂帘听政、辛酉政变等问题上较量的胜利,在相当大程度上皆依恃皇权代表的有利地位.当时弥漫于朝野上下的正统皇权主义思想,使许多文武大臣及封建士大夫对肃顺等人赞襄政务、辅弼幼帝的合法性与可靠性表示出普遍的怀疑.这种正统皇权主义思想才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成功的决定性深层次原因.它不仅影响着当时的人们,甚至影响着当代的某些史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72.
中日《天津条约》第一款撤兵条款从提出到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甲申政变失败后,日本为将清军彻底撤出朝鲜,谋划和主导了中日撤兵交涉的全过程。日本先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撤兵策略,以双方共同从朝鲜撤兵为幌子,诱使清政府同意从朝鲜撤兵。而清政府正值中法战争,担心日法联手而两面受敌,同时希望借机让日本从朝鲜撤兵,以“转圜之计”的暂撤考量同意共同撤兵。天津撤兵谈判中,由于李鸿章受到伊藤博文避重就轻、软硬兼施等谈判策略的误导,以及倚恃作为宗主国的将来派兵权,在撤兵时间和范围上均做了妥协,且在没有限制日朝条约内日本在朝驻兵权的情况下,形成了尽快撤尽驻朝两国兵弁的撤兵条款。此条款基本按照伊藤要求形成,反映了日本侵略朝鲜的手段和东亚扩张思想,是李鸿章失策的妥协条款。  相似文献   
73.
杨飞  乔海东 《文史精华》2012,(Z1):21-28
孙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早年曾考中清朝秀才,稍后因怒杀地痞被迫入五台山剃度为僧,继而披着袈裟考入保定武备学堂,期间加入同盟会,并参与了震惊中外的刺杀清廷出洋五大臣行动。从武备学堂毕业后,孙岳进入行伍,先是与王金铭等人谋划滦州起义,继而参加"二次革命",出任讨袁军第一路总司令。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还与冯玉祥联手发动"北京政变",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有力地遏制了绵延不绝的军阀混战。此后,孙岳历任国民军副总司令、河南省省长、直隶  相似文献   
74.
何克勤 《文史天地》2006,(12):34-39
“民九政变”是贵州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如何评价,那是史家们的事。本文作者系当事者之一何麟书后裔,写成此文,系一家之言,可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5.
"七七政变"是新疆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关于此次事变,学界有诸多说法。本文在梳理前人观点、甄别诸家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樊耀南、张纯熙组织策划了"七七政变",金树仁利用樊、张之变,尔后又假替杨复仇,除掉樊耀南、张纯熙,掌握了新疆政权。  相似文献   
76.
1924年5月,日本清浦奎吾内阁制定了新的对华政策纲领,确定了在中国扶持张作霖的政策。日本陆军在该政策指导下于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前,对直奉军事力量分别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直系有战胜奉系并危及日本在满蒙特殊利益的可能性,因而坚持干涉战争。但是战争爆发时日本国内政治、外交环境不允许对张作霖进行直接的援助,陆军只能采取隐蔽的手段以助张。这些秘密的援助包括向奉军提供武器、情报、铁路运输等。不过,对于最终影响战争结果的北京政变的发生,日本陆军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