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句丽釉陶器是在本民族制陶工艺发展进程中,吸收中原汉代低温釉陶烧制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工艺。其造型优美,釉色亮丽。在北方及东北亚陶瓷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2.
司徒尚纪教授的《珠江传》是我热切盼望读到的一本好书。几年前,我为写长诗《珠江》时,翻阅了许多关于珠江的史料,为获得一本《珠江志》而兴奋异常,现在一口读完《珠江传》,一股难以抑制的激情在心中涌起,自豪地脱口而出五个字“母爱万古流”。  相似文献   
93.
我国西北地方,存在着从古朝鲜灭亡到高句丽统一该地期间形成的具有特征的一部分遗址和遗物。它们主要是土城、墓葬、建筑址等遗存,及其出土的各种遗物。  相似文献   
94.
高句丽,在其存续期间,曾三次变更首都:头一个首都在卒本,即今辽宁省桓仁北部;第二个首都为国内城,即今吉林省集安;第三个首都则是平壤城。在高句丽建国年代为公元前277年的情况下:奠都第一个首都卒本的时间近300年;奠都第二个首都国内城的时间为420余年;奠都第三个首都平壤的时间近250年。  相似文献   
95.
有同志主张,地方志写人物传,应以悼词为准绳。听了这个主张,感慨万端。谁都知道,追悼会的悼词也好,告别仪式的生平简介也好,莫非是应景文章。我参加讨论过,甚至起草过大人物,如区党委委员,地、市领导的生平简介或悼词,却从来没有见过区党委委员、地市领导人参加讨论,郑重其事地为死者盖棺定论。当过秘书长、组织  相似文献   
96.
本文参考目前国内不易见到的两种日本国藏《高僧传》写本(石山寺本、七寺本)及有关中 古文献,对中华书局1997年10月第3次印本《高僧传》(汤用彤校注本)的校勘、标点问题进行了探 讨,新发现可商榷之处几百余例。今选择36例,敷衍成文,就教于同好。  相似文献   
97.
国内与丸都集安在吉林省的西南端,市区以老岭山脉分为东南的岭前和西北的岭后。岭前为中心部,以鸭绿江流域而拥有更广阔的平原。岭后面对浑江。清朝时尚为封禁之地,1887年成立怀仁县、通化县时,岭前和岭后各自分属两县,到1902年才作为辑安县而独立出来。据说取“抚绥安辑”之意而为名。1965年改为集安,1991年升格为市。  相似文献   
98.
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在明清以来的华北各地流传甚广,研究者多认为它反映了明洪武、永乐时期大移民的史实,并将洪洞视为政府大规模强制移民的中转站,但其中诸多困惑仍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其实无论口碑传说、族谱还是碑刻、地方志等文献,都反映了某种对祖先历史的集体记忆,也反映了移民的生活境遇。在这些记忆中,我们看到的是移民家族定居、发展的历史,北方族群关系变化的历史,卫所制度等国家制度对基层社会影响的历史,也看到晚清民国时期地方士绅重构大槐树传说背后的时代取向或追求现代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99.
公元663年,白江口之战爆发,是为中日历史上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战役以唐罗联军的完胜告终,倭国将全部兵力撤出朝鲜半岛,开始固守本土。这一战不仅改变了朝鲜半岛的战略态势,更对整个东亚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东亚战云白江口之战是围绕朝鲜半岛三国纷争而逐渐形成的两大同盟间的一次决战。试图理  相似文献   
100.
<正>"阳谋":整风·反右·"文革"1.建政后的中共党内分歧辉煌开国的荣耀渐渐淡化之后,毛泽东逐渐感到他"熟悉的东西"正在远去,而以往所不熟悉的经济工作,却有些插不上手,不像战争年代那样指挥自如。中共党内高层在过渡时期的建设方针上,一直存在不同观点。例如在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与刘少奇就发生分歧。薄一波在谈到这一分歧时曾说:"在农民问题上,毛主席强调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少奇同志则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