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古老的西藏民族手工艺艺术,是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束艺术奇葩,千百年来,盛开在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它集中体现了藏民族鲜明的民族特性,色彩、图案、造型都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江孜的地毯,姐德秀的围裙、扎囊的氆氇、浪卡子的藏被、加查的木碗、拉孜的藏刀、拉萨的金银器具、仁布的玉器、定日的石雕等,无不体现出藏民族工匠深厚的技艺功底和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102.
试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与中国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宣称公有制、国有化是社会主义的最高原则,隐瞒马克思关于在公有制、国有化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主张。这一理论上的修改,后果极其严重。我们以为,重建个人所有制,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个行之则一言可以兴邦,违之则一言可以丧邦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3.
陶方宣 《旅游纵览》2007,(12):54-55
<正>一株死去多年的老树,一处在风雨之夜倒塌的老屋,一片枝柯虬结野草疯长的荒地,都会让我驻足流连。秀美与优美的风景只是愉悦着人的眼睛,而荒芜之美却是需要闭上眼睛来感受,打开心扉来抵达。像饱经岁月与忧患的妇人,她的美是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沧桑得让人心灵疼痛。所以我喜欢齐秦的一首老歌:你懂不懂得有一种感觉叫荒凉——  相似文献   
104.
高原足球队     
我是一个球迷.成为一名足球健将是我儿时的梦想。7岁的时候我就加入了校足球队,后来随父母来到拉萨.但从没放弃过梦想。  相似文献   
105.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天厚土,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脚踏冻土、仰望雪峰,克服高寒缺氧的气候条件,书写出了一个"别样"的那曲——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那曲各族干部群众在浙江、辽宁两省和中央五大国有企业的无私援助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那曲的伟大实践,实现了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06.
在“领导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之中,有这样一群人的身影: 他们虽刚进藏不久,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他们还未完全适应高寒缺氧的环境,却已奔走在漫漫认亲路上:  相似文献   
107.
七秩辉煌铸就,高原换了人间!2021年8月19日,西藏各族人民纵情歌唱,欢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一时间,古城拉萨繁花似锦,雪域高原万众欢腾。当天,《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邮票在拉萨首发。邮票设计者之一容铁先生与现场数百名邮迷一道,共同见证了这个难忘的时刻。立足2021年,70年前,西藏和平解放。从此,凛冬散尽,星河长明,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各族人民以"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08.
算起来,我画西藏的时间已经有37年了。在西藏的日子是我最难忘的人生经历,西藏是我最重要的绘画题材。大学时代,充满对远方的幻想,喜欢看杰克伦敦、海明威的书,向往他们的传奇经历。1983年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的展览和发表对我触动很大,我被高原上的藏族人的形象、西藏文化、高原上的大自然所吸引,知道了还有那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和那样一个质朴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9.
<正>近年来国家积极拓展旅游市场,旅游产业链迅速发展逐步趋于成熟,旅游行业一直是一个"人口密集型"劳动产业,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人"是第一资源,同样是摆在管理第一位,劳资管理对旅游企业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旅游企业来说,应对和解决劳资冲突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围绕旅游企业劳资冲突的发生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0.
不冻泉     
大山永远在雪的下面.咬紧牙关,不是承受不了重压,是坚韧,挺拔.积雪融化了,山巅蓬拔出一棵草.一直以来,我享受着大山上这棵草的高傲! 昆仑草. 许多人记忆犹新,那个时候,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昆仑山上有一棵草,连不少孩子都知道这棵草.实际情况却是,当时昆仑山是寸草不生、高寒贫瘠的不毛之地.退役的莽原上,饱经风霜的土地,何处长草?除了西风,狂雪的光斑什么也没留下!其实那棵草指的是一个叫惠嫂的女人.惠嫂这棵草,使高原人感觉到了一片草原.这个惠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