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2020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商森钗 《神州》2012,(2):135-135
文化是一个名族、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国家进步的主要动力所在,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高中物理教学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广义上来说,是对历史物理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全新的物理教学概念;随着社会教育的飞速发展,这种关于文化的概念将会被逐渐的渗透到物理教学当中来,使其功能在文化视角的领域下得以认真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62.
宋志雯 《神州》2012,(5):151-151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刚开始接触高中物理的学生,我们要想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就要充分的认识到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不同,针对于这些不同点,教师要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高中物理的学习。  相似文献   
63.
刘林美 《神州》2013,(10):195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大力推行,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高中物理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有些原理尤其是电磁学更使学生找不到头绪。很多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就表现出对物理的反感,使物理学习变得举步维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状呢?本文旨在分析高中新生学习物理时出现困难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4.
梁红 《神州》2013,(33):182-18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中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构建。  相似文献   
65.
乌音嘎 《神州》2013,(2):163-163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要着力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而且还提出了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以及优越性的剖析,从而对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6.
成江涛 《神州》2013,(31):180-180
高中物理教学不能单单去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渗透,要实现这种渗透,最好的方式就是体验式的探究。关注学生的学科体验,培养学生的理性探究,从而将科学素养变成一种可感可知的能力。本文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体验、探索两个层面论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67.
崔向福 《神州》2013,(34):182-182
高中物理涉及到力、热、光、电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多、时间紧,复习任务重。特别是物理考试中还强调了要考查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使得试题灵活多变。不少考生花费了很多精力复习物理,但复习检测时成绩却不理想,从而挫伤了考生复习物理的积极性,产生了畏难情绪。其实物理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规律性强,只要复习方法正确,可以在高三复习阶段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易小松 《神州》2013,(23):206-206
在高中理科各学科中,物理学科是相对较难学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学生,特别是物理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总有这样的感受:“课上一听就懂,课下一做就错。”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我们物理教师和学生认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9.
孟显莉 《神州》2013,(16):191-191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供了条件,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高中物理教材中很多部分都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获取新知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这些都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70.
王一魁 《神州》2013,(17):206-206
高中物理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根本任务,更是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切入点。新课改下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质疑精神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宽松的物理课堂,有利于生动活泼的互动合作探究氛围的形成。在这种课堂里,教师以合作者身份,投身于学生创新探索中去,积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