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31.
乱世金银,盛世文玩。当此盛世,随着大众经济收入的显著提高,对精神生活也提出新的要求,许多人喜欢上了收藏文物字画,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加入到收藏文物的大军当中。在这种热情的催生下,各地的文物市场、拍卖行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生长起来。大型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专场成交金额动辄过亿,《写生珍禽图》、《研山铭》、《出师颂》等精品,更是不断创出天价,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2.
133.
中国古代和近代钱币鉴定的理论与方法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君 《中国钱币》2009,(3):18-33
中国钱币学滥觞于六朝,历经隋唐宋元明各个时期,演进较为平淡,清朝以前的钱币谱录几乎不谈鉴定,往往赝品、非钱币品杂陈其间,难辞粗疏荒陋之诮。至乾嘉时期,整个社会的好古风尚,导致了古钱价格日涨和暖作风行,即如陈介祺分析的:“要之好者日多,值所以日昂,伪者获利日厚,所以效尤者日众。使有真鉴,不过仅不得售与数人,而鬻古者必求真者以售之,则难得而利轻,不若伪者之本轻而利厚,无惑乎竭其心力,  相似文献   
134.
侯震 《新疆钱币》2005,(3):120-121
自1948年12月1日发行第一套人民币以来,制贩假币的浊流也随之出现,而且这种犯罪活动日趋猖獗并蔓延至今。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假币犯罪已成为仅次于走私贩毒的国际第二大公害,这不仅扰乱了人民币的正常流通,还给人民生活和金融秩序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5.
档案作为国家的历史财富,如何妥善保管,留传后世,并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服务社会,永远是档案工作的主题和追求的目标。但是,面对浩繁的卷帙,以我们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想面面俱到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对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出了建设特藏档案库的模式,以抓精品特色档案为突破口,创出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6.
学术信息     
《民国档案》2002,(1):47-47
  相似文献   
137.
张守中 《文物春秋》2002,(5):76-78,13
<正>作为一个文物工作者,“一生中要不断学习,要有自己的创作”,这是我26岁在中国科学院进修期间,前辈对我的谆谆教诲。自此以后,我为之追求不懈。可幸的是,在我的大半生,特别是在回到河北工作之后,有了充分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8.
田黄石鉴定     
李元茂 《收藏家》2002,(1):25-30
作为“石中之王”的田黄石,历来价格不菲,一些文人学仕大都认为收藏或使用田黄章,比珠宝、翡翠更高雅和有品味。从文物鉴定角度讲,鉴定田黄石与其它类别的文物不同,够不够年份是一回事,但首先要看其是否真的田黄石。本文中例举的图片,旨在使田黄石爱好和收藏者识别田黄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9.
马广彦 《收藏家》2002,(8):52-53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2002年3月末,我在景德镇仿古瓷高手王文宪先生的作坊访问学习时,无意间顺手拿起案台上一只已烧成的,写有“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篆书青花款的白色浅腹碗,看到碗外壁“修胎痕”十分明显,约一指宽的“刀痕”一棱一棱地从近圈足处盘旋而上,至近口沿处方才消失。我问王先生:“这只碗为什么修胎如此粗糙?”王先生笑答:“那不是修胎痕,是拉坯痕。是学徒练手艺做的碗,因为拉坯手法不熟练,修胎、补水后看似光圆,烧成后就成这个样子。”我大惑不解,过去从诸多专家的著述中,从自己收集到的唐、宋、元、明以来众多窑口、众多品种的碗的标本中,都学到过并且认定这种出现在碗外壁的旋痕是“修胎痕”,而且还认为宋以前“高古瓷(老窑瓷)”的“修  相似文献   
140.
杨静荣 《收藏家》2002,(6):52-56
本刊最近收到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杨静荣先生来稿,指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的《元瓷新鉴》一书中所用图片,器物大多为仿制品。有关该书,业内人士也反映较大,现特刊出,以利读者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