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徐霞客游记》的滇游日记大量记载了云南的佛教寺院,以及士庶、官绅等阶层与佛教的交往。本文通过对游记中佛教场所的统计,以及士庶、官僚等阶层与寺院的关系,简要探析了明代云南佛教的人文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祠堂数量、捐献族田人数以及土改调查的族田量分别对近代安徽族田的分布状况进行考察,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勾画出近代安徽族田分布呈现自南部徽州山区向淮北平原地区递减的总体态势及其起伏.  相似文献   
73.
宣德至万历年间蒙古诸部侵扰九边的时间分布与地域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德至万历时期历时190余年,蒙古诸部相继雄起,频繁南下侵扰.本文从蒙古诸部侵扰的时间分布和地域变迁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了这一时期蒙古诸部侵扰的时间分布特点、侵扰地域的差异,以及主要部族侵扰的时空变迁特征,期望能对这一复杂历史过程的认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4.
文章阐述环北部湾地区铜鼓的起源与分布状况,挖掘和研究环北部湾地区的铜鼓文化。  相似文献   
75.
早期楚文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献梳理开始,首先对早期楚化的时限作了限定,认为早期楚化应限于西周时期,不应无限地上溯。同时认为商代确实已有楚,但两周之楚不同于商代之楚,是周王朝分封之楚。在献记载的楚人活动地域内,对西周时期的诸考古学化遗存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鄂西北区(包括陕东南和豫西南)楚化出现最早,而且分布普遍;荆州区、西陵峡区和沮漳河流域楚化出现的时间不完全一样,这些地区楚化的出现是楚人不断扩张的结果。  相似文献   
76.
吴小平 《东南文化》2003,(11):63-67
汉代铜鍪具有明显的秦化和汉化过程,其分布区域与古巴蜀子民有关。  相似文献   
77.
骆伟 《广东史志》2003,(1):20-23
泌 ,京兆人 ,曾任唐代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宰相 ,权倾朝野 ,后封邺侯 ;李邕 ,唐代书法家 ,官北海太守 ,有政绩 ,故人称“李北海” ,工文善书 ,尤以行书、楷书著称 ,对后来书法影响较大。此外 ,唐代还有李绅、李颀、李贺、李商隐等文学家 ,宋代有女词人李清照 ,明代有医药学家李时珍等。广东宋代有李渤、李岩昆仲 ,乐昌人 ,均进士出身 ,文学家 ;李积中 ,四会人 ,官宋代御史 ;李昂英 ,番禺人 ,宋宝庆探花 ,官龙图阁侍制、吏部侍郎 ;明代有李龄 ,潮阳人 ,正统年间进士 ,官太仆寺丞 ;李义壮 ,番禺人 ,官左佥都御史 ;李孙宸 ,香山人 ,亦官礼部尚…  相似文献   
78.
近代以来,闯关东移民在迁移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外部特征,主要表现在移民的来源(籍贯)、迁移路线、空间分布等方面。从移民的籍贯来看,大多来源于华北各省,其中以直鲁豫等省居多数,而尤以山东人为最多;从迁移路线来看,移民赴东北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水路,一条是陆路,即通常所说的泛海、闯关两途;从地域分布来看,近代以来移民在东北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步推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79.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沿线分布有众多的城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结合立地条件对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空间分布的地域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依据城镇发展阶段的不同,提出了散点型、串珠型和网络型三种基本的空间分布形态,在分析研究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等要素的时空组合基础上,提出了城镇空间演变的三个基本特征,即空间发展的差异性,中心城镇的游移性和城址变迁的宜居性,这对于指导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重庆市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耦合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2001-2012 年重庆市各个区县的人口和经济数据,计算重庆市各区县的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并结合耦合指数,分析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耦合特征与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类型,并运用Geoda、ArcGIS 软件对重庆各个区县人口与经济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建立人口与经济发展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人口与经济的空间耦合度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的人口与经济整体水平有较好的发展趋势,但区域发展差异明显。②人口集中度和经济集中度总体上呈现“一圈高,两翼低”的特点。③2001-2012 年间重庆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人口与经济间的耦合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