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吴秋颖 《神州》2014,(15):91-91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的发展,思潮多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但是,繁杂的思潮对于学生的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为马克思主义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教学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32.
耿瑶 《神州》2014,(18):130-130
在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主要是研究在大学生中推行马克思主义继而所表现出来的各个因素的构成整合和具体如何运作。不仅仅要探究在推行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各个因素的功效、模式和之间的联系,同样也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推行是否有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3.
正如何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外语教学指导思想的角度对传统的做法进行反思。具体说来,在外语教学中有以下几种意识亟待加强:一、跨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反映,外语教学必然会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学习外语的学生应该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社会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文化背景知识,这本是一个常识。然而长期以来,有多少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过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呢?又有多少教  相似文献   
34.
编纂行业志书要始终贯彻编纂指导思想和编写思路,编纂指导思想决定着编者对历史全过程的基本认知,包括对历史事件的立场、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志书的框架结构确立以后,分类上横排竖写,内容上详今略古。重视志书资料性和著述性的统一,资料性是志书一切属性的基础;志书也是一种著述,它是经过编者对原始资料的取舍、加工、归纳、整理和提炼的过程。力求语言朴实精炼,确保志书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5.
韩真真 《黑龙江史志》2014,(18):130-130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基本观点,它贯穿于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方面。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更好的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社会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以及能科学地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哲学世界观、认识论中的基本内容,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总体内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6.
刘媛君 《黑龙江史志》2014,(14):108-110
共产国际虽然仅有二十四年的历史,但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面一元"效用却贯穿于后者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全过程。这种"两面一元"效用,即共产国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面"助推剂"效应与反面"催化剂"作用,两"剂"并进合化"一元"从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37.
准确界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该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新化、方法化五个方面并结合其内在逻辑关系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只有从更深刻、更全面的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才能有利于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38.
"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回顾中国"十年动乱"的历史,科学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既能对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推进深化全面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又能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对人民负责任的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才能保证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39.
廖明科 《沧桑》2014,(6):62-6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集中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创造性地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扎根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0.
双面苏荣     
初到江西,苏荣笑称自己只是一个新公民,在公开场合,他更是有揭露潜规则的勇气。他说,“现在有少数领导干部是典型的两面人,在台上人前是正人君子,满口马克思主义,在台下人后却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都敢做。”最后,他把自己变成了他当初反对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