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的史学理论研究也走过了30个年头。今年我们已刊登了多篇文章,对史学理论学科的出现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对未来进行了展望。这一期我们又组织了3篇文章,分别从史学理论学科建设、西方史学理论研究和史学发展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回顾。这些文章从某一视角对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这些问题能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2.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要想认识今天的中国,首先得认识历史的中国。所以,国情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对国民进行本国历史的教育,其内容广博而丰富,作用巨大。这里主要阐述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伦理道德、历史规律等几方面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3.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和平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学说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使我国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团结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相似文献   
74.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原则和看待一切问题的暴维逻辑,从实践的本质出发,理解和把握人、人的世界,揭示人与所处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条,它的现实意义旨在为人们提供了理解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用实践的思维方式来理解问题,把一切的意识形式看作是历史的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新疆地方志》2008,(2):64-64
四、年鉴、手册 《世界知识年鉴》、《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出版年鉴》、《中国新闻年鉴》、《人民手册》、《编辑工作手册》、《联合国手册》、  相似文献   
76.
马绿波 《纵横》2008,(10):45-49
"接了美国一位同情者的信,我想请你起草一封回信。信内除感谢她外,并说及八路抗战情形,请她转告美国兄弟姐妹们多给我们援助,我们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这是毛泽东于1938年写给《解放周刊》编辑吴亮平的一封信。通过此信,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吴亮平的器重与信赖。本文为读者揭示了曾经担任过毛泽东和斯诺的翻译、首次将《反杜林论》全书译成中文、解放后历任党政要职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成立做出巨大贡献的吴亮平的不凡一生。  相似文献   
77.
王震印象     
朱仲丽 《百年潮》2008,(4):43-43
我不能忘记,他那硕长的身子,挺直硬朗的腰背。我更不能忘记,那智慧而明亮的眼神光芒四射,人间的丑恶与善良,诚信与虚假尽收眼底。他在历史激流中,抵挡了无数逆境,数十年如一日,为爱国为爱民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奋斗一生。他脚底生长的厚茧,他脸上长的褶皱和腹部的伤痕,是他在革命的道路上留下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78.
《沧桑》2008,(4):177-177
热点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进一步深化。热点二:对"生态文明"的多元解读。热点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热点四:"社会建设"概念在理论层面的拓展。热点五: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与"中国马克思学"问题。  相似文献   
79.
周国瑞 《沧桑》2008,(6):1-2
张闻天在中国共产党内较早认识到群众力量的重要性,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张闻天群众路线的来源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张闻天本人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且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张闻天在实践中切实地感受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0.
李运昌 《神州》2008,(3):48-51
1925年秋天,我17岁,刚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乐亭县党组织就派我和另一个人到苏联去学习。党的负责人把一封介绍信交到我手里,说:"到北京去,找李大钊同志!"听说要去找李大钊同志,我心里非常高兴。他的家大黑坨村离我的家只有8里地。他在我们那一带相当有名,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许多有关他的故事。他少年时就才思敏捷,能文善诗;他出洋留过学,是个大学者,大教授。我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后,又知道他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