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微名人     
《名人传记》2018,(4):62-63
饶宗颐写字和作画以及做学问都十分讲究一个“气”字.因为气不贯,就好像一个人没有生命。写字、做学问,实际上是把一个人的生命都摆在里面。有“气”有生命,才会源源不绝。气贯就神定,养成一个宁静的心态,排除掉各种干扰,  相似文献   
12.
陶易 《文史天地》2010,(6):59-64
<正>这些资料颇有味。南北齐名的现象,不知是否也独具中国特色。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央视十套推出了《香江传奇人物访谈》栏目,在《国学大师饶宗颐》一期中,主持人介绍说:"他曾与钱钟书先生并称‘南饶北钱',现在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南饶北季'。"其实在我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内都曾出现过一些南北齐名的  相似文献   
13.
1946年,由民国政府开明官员和热心地方志工作的行家发起,时驻潮安县城的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决定纂修《潮州志》,聘时任两广监察使刘侯武私人秘书、广东文理学院教授(返汕后任南华学院教授)的饶宗颐先生担任潮州修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潮州志》总纂,主持纂修《潮州志》的实际工作。当时,饶教授年甫而立,风华正茂,奋发有为,以超凡的魄力,发挥三长“之才能,兴创新格、纂伟编之壮举,  相似文献   
14.
国际汉学大师、方志界前辈饶宗颐先生在《记康熙林杭学修之(潮州府志)》一中说过:“记得一九三四年,余在顾颉刚先生主编之《禹贡半月刊》(第二卷五期)发表《广东潮州旧志考》,述清代潮州志历四次续修,康熙林杭学志十六卷,雍正九年胡恂志二十四卷三十目,乾隆廿七年周硕勋志四十二卷三十六门。为类踵增,胡志始终未能寓目。”对于雍正胡恂《潮州府志》的散佚,饶老一直认为是一憾事。在多次会遇中,他都希望我们作为潮州地方志工作,要尽力寻找胡志。  相似文献   
15.
陈民镇 《史学理论研究》2022,(3):133-143+160
饶宗颐最初与古史辨派阵营有较多接触,后来他的古史观发生改变,转而反思疑古运动存在的问题。饶宗颐的古史研究,旨趣近于“罗王之学”,走的是“新证”一派的道路。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饶氏将出土材料分为有文字材料与无文字材料两种,提出“三重证据法”及“五重证据法”。饶氏致力于通过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考古遗存等材料进行古史重建。他重新思考古史的时代框架及其传说流变,并就古地理开展了一系列新的讨论,体现了对“三重证据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观念与图像的交融——莫高窟285窟摩醯首罗天图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元林 《敦煌学辑刊》2007,4(4):251-256
一、缘起 第285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四年、五年前后,是莫高窟最早有明确纪题记的洞窟.在其西壁龛间壁面分别绘有最早出现在印度教诸神系谱中的佛教护法诸天形象(图1).关于这些图像来源及其在窟中的功能等,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先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如贺世哲先生、饶宗颐先生、段文杰先生、田囗荣一、姜伯勤等先生和张文玲、佐佐木律子女士等,并取得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要写一篇介绍饶宗颐先生的文章并非易事,因为先生“业精六学,才备九能”,迄今已出版著作50亲部,发表论文400多篇,在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书画、音乐、韵学诸方面都有骄人的成就,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称他是哪一方面的“家”都不足以概括先生的学术成就。因而有学者戏称饶先生是“有家难归”的大学者。“有家难归”是因为“家”太多了,“归”到哪一家都不合适,故云。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初秋的一天,中共揭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衍平同志叫我到他办公室,说有要事。我到他办公室刚坐下,李常委便把话闸打开:揭阳名胜古迹黄岐山,近期经市政府大举修葺,已告一段落。为使古迹重焕光彩,市有关部门拟征文《黄岐山记》,届时将石刻于黄岐山,使《黄岐山记》与黄岐山永远共存,同放异彩。今天找你,是希望通过潮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渠道,恭请国际汉学大师、潮学研究的发起者饶宗颐先生,为我们撰写《黄岐山记》。  相似文献   
19.
饶宗颐先生治学广博,文、艺、学皆擅,在中华文化乃至域外文化诸多领域均卓有建树,为国内外学界所共仰。他毕生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华文化,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念兹在兹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饶宗颐主张之"华学",即"知己功夫、反求诸己"的传统中华文化之学,他认为现今国人应找回中华传统文化的真义,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心。研究"华学",必须具备史学的关联主义,故首倡"三重证据法"、"五重证据法"等方法。饶宗颐更提倡"新经学",即中国古典学在新时代的复兴,希望建立一套全面而系统地代表中华民族文化和思想、感情传统的"圣经",为当代中华文化发展奠定精神基础。为此,学者可以先成专家,然后再追慕会通,以终成"通人"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疍民,古称“蜑”、“蜒”、“蛋”,饶宗颐《潮州志》中云:“蜑族本字为蜒,六朝、隋唐时为南方蛮夷之别名,所指至泛.其民初陆居,不限于水,巴东、荆南均有之,故《蛮书》有夷蜑居山谷之语。”疍民最初是在陆地居住.到了宋代.疍民开始从陆居转到水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