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明碑是炳灵寺石窟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碑之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大明碑上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注释。  相似文献   
72.
婚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而婚嫁是婚姻缔结的第一步。在中国古代王朝时期,婚嫁的时间节点虽然很少有明文规定,但在一些时期也出现了政府令和地方规定形式的婚嫁时间、年龄要求。在剑阁县发现两块明确规定了男女结婚年龄的石碑。文章以这两座石碑为例,对明代“禁早婚”制度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1712年,康熙帝派穆克登到中朝边界去本是本国自行“查边”。穆差在鸭绿江、图们江分水岭上凿立的石碑,不过是审视水源的标志与证明到达奉旨查边关键地段的纪念物。光绪朝中朝会勘图们江边界时,双方官员看到该碑矗立于长白山主峰东南麓。朝方硬说该碑是“定界碑”,要求以彼处为基点同清朝政府划定边界。清朝勘界委员会坚申当年穆差出来是为查边,非为定界,故此碑并非“定界碑”。更以碑文与当地江山形势不符,但与小白山江山形势相符,疑是原立于小白山顶,后被人移来,但并未稍指是何时何人所为。清季吴禄贞虽然有力的论证了穆碑不是定界碑,更肯定其位移是朝民所为,但有欠具体。本文用朝鲜历史文献证明穆碑当初实凿立于小白山顶,但穆差方离去,即被朝鲜下级官吏许梁、朴道常移到长白山东南麓,以与其同时非法筑设的石堆土堆等伪边界标识物相连接配套,用以为日后与我争界的证据。此移位的穆碑与伪边界标识物石堆土堆连同“土门”、“图们”两江妄说,构成了李氏朝鲜高宗政府对清朝政府进行谋夺边疆领土国际外交大欺骗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4.
朝鲜古地图中保存了清代中朝边界的诸多重要信息。通过对多种朝鲜古地图的解读,考察了其绘制方法与特点,重点分析了穆克登碑、图们江源、"间岛"及鸭绿江下游岛屿等边界地区在地图上的表现方式与变化轨迹。可以看出,朝鲜古地图在绘制方法受到了中国传统舆图的深刻影响,在内容上反映了绘制者对本国历史、地理状况的认知,也体现了其领土观念与"北拓传统"。  相似文献   
75.
北魏霍扬碑1920年出土于山西省临晋县东霍村,在历史、书法、文字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录文至少有近十种。但因原碑剥蚀较甚,各家录文误读之处颇多。文章对各家录文作了汇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霍扬的家世,认为霍扬很可能是晋交州刺史霍弋的后代。  相似文献   
76.
东汉中晚期,私谥和立碑形成风气。私谥和碑铭承载着两大文化内涵:朋党义气和清刚贞亮的名士人格。曹操于建安十年下令禁断立碑,其显性原因是立碑往往劳民伤财,而且有助虚饰之风。其隐性原因一则出于对党人的反感,一是借以打击清流名士的贞亮人格。  相似文献   
77.
成都天府广场东侧近年有两起重大考古发现.2010年11月此地出土的东汉石碑《李君碑》、《裴君碑》证明该地为东汉蜀郡郡府所在;2012年底,考古人员又在同一区域发掘出石犀及大量属于官府级别的建筑构件等,再证该地为秦汉三国蜀郡郡府衙门所在地.出土石犀应即《蜀王本纪》所载李冰“作石犀五头”“二枚在府中”之一.位于成都大城中的蜀郡府衙存在遭遇洪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8.
秧参种植向来为清政府所禁绝,在清末发生转变.在光绪六年(1880)秧参弛禁,奉天、吉林等地对秧参征收课税,秧参种植成为一项合法的事业.位于辽宁宽甸县的"奭公德政碑"记录了当地秧参种植户反抗官府征收苛捐重税的历史,见证了秧参种植的由"禁"到"弛"的变化.这通碑还反映出清末秧参管理存在私征瞒报税收问题.在官方厘定税收之后,问题逐渐解决.  相似文献   
79.
靺鞨族是东北亚古代文明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民族之一,长期以来,俄、日、朝、韩等国学者对靺鞨研究抱有极大兴趣.19世纪以来,各国学者在对靺鞨族的研究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涉及文献学、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等诸多领域.日本于1660年出土的多贺城碑,以及我国旅顺黄金山脚下发现的册封靺鞨鸿胪井碑,蒙古国于2009年出土的仆固乙突墓志铭,对深入研究靺鞨的历史,厘清与靺鞨相关的一些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主要对俄、日、朝、韩、美等国学者对靺鞨研究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与综合比较,并对日本多贺城碑和蒙古国仆固乙突墓志铭的情况加以评述,以使我们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海外各国的靺鞨研究现状,为我国学者的靺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0.
<正>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扬州天宁寺山门殿后有乾隆《南巡记》碑,1.27×2.63米,长方形,周边有线雕的13条龙纹边框,其落款为乾隆御笔,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在完成了六次南巡后,亲自撰文,亲自书翰,加之精美的雕刻,是十分难得的三绝碑,"文革"幸免于难,为扬州文化保留了浓重的一笔。其中最关键的观点是"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他一是从"敬天明理"的高度深刻阐述治水关系民命:"河工关系民命,未深知而谬定之庸碌者,唯遵旨而谬行之,其害可胜言哉,故予之迟之又迟者,以此而深惧予之子孙自以为是,而后之司河者之随声附和,而且牟利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