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郑韩故城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制陶作坊遗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郑韩故城发现的陶作坊遗址 ,主要遗迹有窑址群。作坊建筑。陶洗池。捶泥池。囤泥池。陶排水管道等。发掘与钻探证明 ,这里是一处战国晚期韩国的大型作坊遗址 ,属郑城司工衙门管辖 ,废弃后此地成为零星民窑区 ,沿用至西汉早期。  相似文献   
152.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人文暨社会科学院和亚洲研究所共同主办 ,荷兰国际亚洲研究所、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与澳大利亚亚洲研究会协办的第三届国际亚洲学者研究大会 (ThirdInternationalConv entionofAsiaScholars)于 2 0 0 3年 8月 1 9日至 2 2日在新加坡召开。来自 42个国家和地区的 1 1 1 1位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所提交的 950篇论文的主题甚为广泛 ,涉及亚洲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关系等 ,其中与海外华人研究直接相关的论文就有近 70篇。会议以专题研讨会和单篇论文组合两种方式展开。本文作者之一参加了大会的筹组及论文审查工…  相似文献   
153.
谈丽 《世界》2003,(3):14-15
到过韩国的外国人教会有一种感觉:韩国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巴利,巴利!”意思是“快点,快点!”往韩国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4.
清末民初,扬州成立过一个诗社,叫“冶春后社”,社员均为当时扬州文坛名流。其中有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就是江泽民主席的祖父江石溪先生。 江石溪,原名绍岳,字江汉,石溪乃其名医。世居仙女庙河南(今江都镇利民桥南桥堍)。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自幼聪颖好学,早年在江都丁沟镇从名医周云溪习岐黄,业成,悬壶头桥镇(今属邗江区)、仙  相似文献   
155.
156.
王炳毅 《文史春秋》2003,(11):33-37
1939年5月30日,抗战时期陪都重庆发生了一件奇案:光天化日之下,韩国籍抗日志士安恭根突然神秘失踪。引得重庆社会上各方人士议论纷纷,韩国流亡者领袖金九甚为震惊,宋美龄、朱家骅、戴笠等都吃惊不小。本文将详叙其内幕故事。  相似文献   
157.
中国的历史很长很长,有献可考的就有五千年。有关这五千年的献记载浩如烟海,了解五千年的历史,如果从献人手,最直接,最科学的办法是翻阅廿五史。但是在廿五史的第一部即大家所熟知的《史记》中,对早期的历史的记载也有诸多缺环,至少是语焉不详,所以导致后来国内外的许多学不但怀疑三皇五帝为子虚乌有,连夏商王朝也认为多属虚无飘渺。献既不可全信,从二十世纪起,中国学找到了一种了解过去真实历史的科学方法,这就是从西方引进的近代考古学。如果将瑞典人安特生早期在中国所做的工作计算在内,田野考古学在中国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58.
由于唐朝与新罗文化交往的密切,唐代的文坛上活跃着许多新罗文人,他们在中国不仅学习中华文化,而且从事诗文创作,有的还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唐朝诗人与新罗诗人相互有许多唱和,在《全唐诗》中,收录有20多首新罗人的诗作,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崔致远。  相似文献   
159.
20世纪80年代民族考古学作为新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考古学一同被介绍到中国大陆.引起了中国考古学界的注意.学者们通过各类学术刊物对其定义、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近30年过去了,这场讨论的余波也早已平息,但对于民族考古学的理解学界仍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民族考古学的理论专著和实践亦寥寥无几,中国的民族考古学研究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60.
"民具",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用具的统称,是特指民俗学物质文化的新学术概念.在现代社会学科意义上,民具概念的提出者与相关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当首推日本学者.但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里,这一概念的运用或许有所不同.我国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里,习惯用"民族民俗文物"来涵盖所谓"民具".近几年来,则开始使用"物质文化遗产"或"有形文化遗产".但这些概念及其范畴,既互有交叉,又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