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崇明岛生态游憩区开发及产品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国清 《旅游科学》2004,18(2):26-29
随着都市生活环境的恶化、交通运输的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都市的游憩需求发展迅速。基于对游憩和生态旅游概念及内涵的理解,本文对都市生态游憩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崇明岛建设生态游憩区应遵循的原则,并对崇明岛生态游憩开发及产品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52.
本研究引入金属材料科学中成熟的凝固理论,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凝固均属于非平衡凝固。基于这一认知,用ProCAST软件进行青铜合金凝固过程的仿真模拟,在动态可视的层面观察其凝固过程与铸造缺陷位置,进而探索其缺陷形成原因及工匠的处理机制。本研究总结出了我国古代青铜器凝固的4个关键要素——原料制备、温度控制、凝固时间与缺陷机理。基于现代凝固理论的模拟方法的引入,能够用一种全新的可视化、可计算的仿真技术研究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为科学解读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工艺内涵、反映我国古代金属技术成就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53.
研究古代玉器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断代,即使那些经科学发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个重新断代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玉器的制做年代并不是与墓葬的年代相符,可能要早得多;更何况那些非科学发掘品和传世品了。宋代以降,仿制和伪造古玉成风,使古玉在难解的断代困境中,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754.
朱璇 《人文地理》2008,23(6):113-117
中国的生态旅游当前仍处在市场培养和自身建设薄弱的阶段,只有依靠严格自律的真正生态旅游者,才能避免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恶化。目前对生态旅游者的概念含混不清,大多扩大了生态旅游者的内涵,有悖生态旅游者的本质特征。本文从对生态旅游者的研究出发,找寻中国生态脆弱区发展生态旅游最适合的人群。在文献分析、二手调查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背包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者的动机和行为,论证了两者的高度契合,推导出背包旅游者应当是中国当前脆弱生态旅游区的先遣军。  相似文献   
755.
李朝智 《攀登》2007,26(2):9-11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有之意。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影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非和谐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公民参与的理性认识,逐步扩大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56.
自2019年12月,三星堆遗址启动全面的勘探工作,相继在祭祀区新发现6座祭祀坑,为制定科学的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需在考古发掘之前对地下文物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一号、二号坑出土物情况,以金属埋藏物为探测对象,使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电磁法先期通过实验获取经验值,然后再对祭祀区进行详细探测,并与实际发掘结果比对,说明电磁法对青铜器探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前期考古发掘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57.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联合举办,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民族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9-13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  相似文献   
758.
《四川文物》2021,(4):104-118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四号祭祀坑出土3件铜扭头跪坐人像,大小、造型一致,似同属一件铜器。K4yw:244人像呈跪坐姿态,身体略向左前方倾斜,头微颔并扭向身体右侧,头发残断,双手呈半"合十"状平举于身体左前方,两膝贴地,双脚前脚掌着地,后脚掌抬起。人像所穿衣物以浮雕形式展现,共有3件,上着外套,下着短裙,短裙上露出另一件服饰的下摆,腰间系带,结袢于腰前。人像身体重心在左肩与双手手掌之间卡槽的位置,表现出强烈的负重感。人像保存状况较好,四肢与身体一体铸造成型,形态逼真,细节丰富,展现出三星堆青铜铸造艺术的高超水平。人像所饰纹饰复杂多样,交错V形纹、羽冠纹、燕尾纹皆为首次发现,羽翅纹也较有特色。羽冠纹与羽翅纹皆代表鸟的形象,可知鸟在三星堆文化中占据突出地位,应与当时的社会文化信仰有关。燕尾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期的铜器上多见,人像上的燕尾纹对于认识三星堆遗址与周边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人像的年代大约在商代晚期,身份地位应较低下,并非神职人员。  相似文献   
759.
张懋镕 《考古学报》2008,(3):337-352
一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分期断代研究中,西周青铜器最受人关注。原因在于西周青铜器的特殊性,即这一时期青铜器上多铸有铭文,而且长篇铭文不少,铭文中出现的国族名、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所叙事件的内容,往往可与传世文献相印证。文献中的国族名、人名、地名、官职名等有一定的时空范围,从而为西周青铜器年代的推定,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有相当一批西周青铜器年代的划分,可以准确到某个王世。然而由于文献记录的简略,以及各位专家对传世文  相似文献   
760.
通过对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500BP)高山古城遗址出土人骨和牙齿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个体层面上先民的生活史,以及断奶行为、生活方式等重要信息。人骨同位素数据(δ13C:-19.6‰~-18.0‰)表明,该人群主要以C3类食物为食,这应当与当时较为发达的稻作农业相关。然而,该群体的个体牙本质序列的同位素数据(δ13C:-19.6‰~-15.0‰)较骨骼更高,显然这是因为C4类食物(粟黍作物)在其先民断奶过程和童年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个体牙本质序列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趋势,显示总体上先民的断奶行为在2.5~4岁之间完成。这一研究成果,为探讨稻粟混作区的粟作农业在先民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向南方传播和扩散的进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