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2篇
  免费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文明道德风尚。从古迄今出现了许多倾注于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国家扶持,群策群力,扶贫解困,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一条富民强国之路。在彭州这块肥美的土地上,历史给我们遗留下了为人好善、扶贫济困、文明道德的风貌和高尚情操。无论在摩岩石刻、碑刻、标志性建筑和诸多典籍及口碑中,均得到充分而深刻的反映。笔者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择其要者,撰写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2.
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国际政治学界引起了激烈而持久的争论。中国学者对它的评论大多局限于政策性的评价与立场性的批判。本文认为,“文明冲突”论对于如何看待冷战后全球政治的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理论范式。本文试图从学理上与政治思想上对“文明冲突”范式的理论假设前提、该范式的内涵界定以及文明的未来走向等问题做出客观评析。  相似文献   
163.
贵州各族人民,历来重视生态保护,从切身利益出发,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贵州民间生态遗产,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4.
国家博物馆藏青铜编钟,1992年出土于山西省平陆县南村乡虞国贵族墓地。这套编钟共由大小不同的九枚组成,钟体为合瓦形。每一枚编钟均能发出正鼓音、侧鼓音。两音音色纯正,音程分别为大小三度,音域从G3-18到C6+4。编钟演奏时乐音优美动听,余音缭绕。至今仍可演奏出《梅花三弄》、《茉莉花》等乐曲。  相似文献   
165.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是近年国内外学术界普遍重视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也是当前中国学术界重点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最近涌现出不少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成果.但是,学者间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不少分歧,尤其在理论方法上,还有不少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我想就这些问题略谈基于个人粗浅认识的几点思考,提供大家深入讨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6.
《旅游》2008,(1)
三大洲古老文明六城市盛情推介近日,一场主题为"三大洲古老文明,地中海浪漫风情"的路演活动由埃及旅游局与土耳其文化与旅游部联手在珠三角六城市隆重推出。全方位生动展现埃及和土耳两国独具韵味、绚烂多姿的风景文化及地域人情。本次路演将从11月24日持续至12月2日,在珠三角六个重点城市(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中山)陆续进行。其间,主办方还将在广  相似文献   
167.
史耀增  张敬梓  沈宇 《旅游》2008,(5):70-75
人常说:“不吃踅面,不看线(戏),不算到过合阳县”。合阳是陕西渭北高原、黄河岸边神奇而古老的县城。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线腔木偶戏、跳戏、上锣鼓、面花等民间艺术,无不闪耀着灿若星河的华夏文明。  相似文献   
168.
王晓如  李铠 《文博》2008,(1):79-82
一、唐传长安古乐简述 唐传长安古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保护项目.它是以成套乐器再现千年古乐曲的古老乐种之一,也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千年宫廷和都市乐种,被誉为"世界音乐活化石","陕西千年活文物","盛唐遗音原生态",在世界音乐界和史学界享有极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9.
李学勤 《文博》2008,(2):4-5
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近有<西周士百父盈铭所见史事试释>一文,刊布于在台北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的<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一辑[1].文中发表了一件前未著录的西周晚期青铜盈,并对其铭文作了很好的论述.本文试在其考释基础上,略抒己见,是非敬请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170.
商前期青铜斝的制模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模是青铜铸造工艺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关键工艺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文献记载的缺乏,考古实物资料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学界对陶模制作工艺的认识。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大量青铜实物的细致考察,发现大多青铜器上都有明确、整齐的范缝。为研究夏商之际的范铸技术,我们对商前期青铜斝进行了模拟制备,发现分型制模才是其制模工艺的主流,用此种工艺制模更加符合器物上的范铸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